深圳市光鉴科技有限公司 以“创造新维度”为使命,专注于智能视觉感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公司致力推动3D视觉领域的创新发展,将多维视觉感知技术转化为现实,并在多场景下实现广泛应用,为万物互联时代打造更具创新性的视觉基础设施。
作为行业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光鉴科技将前沿的纳米光子技术应用于3D视觉领域,围绕光学传感、智能感知、感知计算三大核心层面,开发出纳米光子芯片、结构光系统、ToF系统、偏振成像系统、3D图像处理算法、人机交互算法以及空间感知算法等核心技术,形成光鉴科技坚实的自研技术壁垒。
同时,光鉴科技构建了以Stellar ToF深度相机系列、Aurora结构光深度相机系列、Nebula sToF深度相机系列、HandPass双模态刷掌相机为核心的产品矩阵,实现从底层硬件与算法到上层应用的全栈解决方案,助力金融支付、智能机器人、智能座舱、智能手机、新零售等多个领域实现技术革新与商业价值突破。
发展历程
2018
光鉴科技成立,获得北极光创投领投的天使轮融资;4月,纳米光子芯片第一次流片完成;6月,完成Pre-A轮融资:7月,基于EEL的3D结构光微型化模组调试成功;
2019
4月,完成A轮融资;11月,推出mToF调制方案;
2020
6月,3D体积测量方案落地,赋能智慧物流;8月,完成A+轮融资;8月,结构光深度相机通过BCTC人脸活体算法认证;
2021
2月,助力中兴手机发布屏下3D结构光技术;3月,发布长波长3D视觉发射端模组,5月,ToF方案在商用机器人规模应用,10月,刷脸支付方案开始批量应用;
2022
B轮融资;3月,与新势力车企共研车舱3D视觉方案;
核心技术
纳米光子芯片
自研量产消费级纳米光子芯片
波前调制器Wave-Front Processor (WFP)是光鉴科技自主研发的量产消费级纳米光子芯片,它通过在亚波长尺度实现对光场的调制,突破了传统光学的物理限制,为3D感知提供了光场投射控制功能。同时,纳米光子芯片技术可撬动巨大的民用市场,推动消费电子时代向“消费光子时代”的跃迁。
技术优势
纳米光子芯片WFP的本质是为3D感知提供光场投射控制功能
全新的纳米光子技术
光鉴用全新的纳米光子技术去革新传统光学领域,通过WFP芯片在亚波长尺度实现对光场的调制,突破了传统光学的物理限制
应用领域
体感互动、安防通行、驾驶员监控、体积测量、机器人视觉
软核结构光算法
软核深度算法
技术原理
光鉴科技的软核结构光算法,通过对红外光源进行调制,获得远场结构化红外点阵,把该红外点阵投影到物体表面,红外点阵将随着物体的表面形状改变而发生形变,固可以使用红外相机接收物体表面反射的红外点阵,并根据红外点阵的形变来计算物体表面的空间信息
技术路线
通过自研的纳米光芯片实现编码点阵分布,然后使用自创的稀疏点网络算法(SPN)实现深度计算。
算法优势
兼容性好:可兼容不同平台
精度高:重建精度可达到业内较高水平
计算量小:计算量约为传统方法的几十分之一,可使用通用Arm或Dsp进行实时计算,可以消除对ASIC的依赖
使用方便: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及成本
灵活性高:算法可定制
调制TOF系统
调制ToF方案
技术原理
独创mToF (modulated ToF)方案是光鉴科技基于自主研发的纳米光学的创新硬件和前沿算法,提供全栈式的ToF解决方案,旨在解决ToF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面临的问题。相比传统ToF方案的发射端采用红外泛光源,mToF方案通过WFP纳米光子芯片实现调制光场,并使用创新的高精度ToF算法计算深度信息,结合多传感融合技术,实现深度增强与超分辨率的功能,将人工智能的算法与mToF独特的光场调制相结合。
技术路线
纳米光子芯片+光场调制投射器+高性能ToF算法SPN算法优势
远距离:保证0.2-6m范围内的精确测量
超分辨:研发了多传感融合技术,ToF结合图像传感器,通过融合算法实现超分辨
抗干扰:光鉴用全新的纳米光子技术去革新传统光学领域,通过WFP芯片在亚波长尺度实现对光场的调制,突破了传统光学的物理限制
高精度:自研的mToF投射器可以更好地还原轮廓细节,再结合配套的高精度ToF算法,将此基础上将ToF测量精度提升约3倍。
3D感知应用算法
3D应用算法
3D感知应用算法含义
结合深度相机硬件的光学成像特性,定制开发的三维视觉算法可实现3D人脸活体识别、3D体积测量、3D摄影增强等多方面功能,发挥软硬件设计的协同效应将3D应用赋能于终端客户。
技术路径和技术优势
自主研发的结构光模组结合原创前沿算法定制与应用场景适配
3D手势识别:高性能、适应强
3D人脸算法:多场景、速度快
3D体积测量:高精度、易集成
3D摄影增强:多功能、速度快
应用领域
刷脸支付、AI+3D相机体积测量、门锁门禁、SLAM地图绘制、机器人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