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新区是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3年3月由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授牌并进行动态管理的国家级高新区。2006年7月,珠海市委、市政府对珠海高新区和唐家湾镇作出“区镇合一”的体制调整,在唐家湾地区设立主园区。2015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珠海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6月,为落实“双自联动”(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珠海市政府同意将横琴高新技术和科技研发园区纳入高新区范围,逐步形成“一区多园”格局(即珠海高新区“一区”下辖唐家湾园区、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区、新青科技工业园、市航空航天产业园、富山工业园区和横琴高新科技研发园区等分园区,区域范围面积420.75平方公里)。2019年8月,珠海市委、市政府出台《完善珠海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高新区管理体制,积极构建园区联动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高新区主园区唐家湾镇作为珠海的“东大门”,地处“黄金内湾”和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最前沿、最关键的位置,同时也是深珠合作的桥头堡、示范区。主园区占地面积175平方公里。北面与中山市接壤,东面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京港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广珠城际轨道贯穿境内,是出入珠海的主要门户,北上广州110 公里,距离深中通道落脚点2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澳门18公里。未来将形成与广州地铁相接、与深圳跨海相连、与港澳紧密联通的交通布局,实现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打造“外联内畅”交通体系。主园区共有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4所知名高等院校。户籍人口6.8万人,常住人口约20.7万人。
唐家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名人辈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和工运领袖苏兆征、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首任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唐国安、中国近代工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唐廷枢、红色版画家古元、中国第一位留英医学博士黄宽等名人均出自唐家湾。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有唐家古镇、会同古村等古建筑群、唐绍仪私家园林共乐园、中西合璧的栖霞仙馆、承载着中国人民抗英胜利历史的淇澳白石街及众多珍贵的名人故居。唐家湾镇被评为“广东省模范乡镇党委”“广东省文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生态示范镇”“广东省森林小镇”“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创建小镇”。
为全力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龙头,主园区强化产业集聚攻坚,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三大前沿产业链,壮大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数字经济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区块链、6G、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区内共有南方软件园等16个孵化器,面积173.4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6个。清华科技园连续5年获评国家级孵化器运营A级,港澳科创园入选省“粤港澳科技企业孵化器”,智慧产业园获评省大数据产业园、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岭南大数据研究院、广东省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珠海)孵化基地等一批创新平台落地。拥有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珠海南方软件网络评测中心、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等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拥有政府天使投资基金、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政策性融资担保、“成长之翼”助贷、珠海市首个企业创新及信用评估线上平台、上市培育服务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拥有全国首家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法庭和知识产权检察室。
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科学擘画了珠海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要高质量推进高新区建设,以后环片区为启动区打造未来科技城。高新区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实体经济不动摇,坚持制造业当家,深化落实“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工作总抓手,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紧扣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珠江口西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珠海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先行地示范区、珠海产城融合新典范“四大战略目标”,纵深推进产业、科教、交通、开放、改革、民生“六大强区工程”,奋力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龙头。2022年,高新区“一区多园”综合评价排名上升至第17位,营业总收入预计达385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