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2万字深度解读:Web 3的梦想与现实

2022-08-11
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NDIGO 的数字镜像 (ID:indigo-dm),作者:JEDI LU,原文标题:《解惑 Web 3 / 去中心化的梦想与现实》,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Web 3 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从默默无闻到极度流行,很大程度上受到加密货币的上涨还有 VC 们的营销所推动。它的确切定义难以简单描述,在媒体和推特上 Web 3 已经成为了任何与区块链还有加密货币有关事物的总称。Web 3 是一个典型的有着双重性格的技术概念,它既代表了颠覆性的技术、开放平等的价值观,是新数字世界的入口;又是投机分子、网络黑客和欺诈者的天堂,是政策制定者面前的烫手山芋。


在最近市场崩塌的恐慌之下,我觉得有必要帮助大家重新解读一下 Web 3,分析它的成长与困惑,还有趋势和未来,看清去中心化的梦想与现实。本文尽量避免圈内专业词汇,不讨论高深的技术话题,适合有一定基础想从底层思维逻辑了解行业发展的同学。全文共分为四个小节:


  1. 成长:Web 3 的由来、DeFi 之夏和 NFT 之春、Web 3 的诠释和生态

  2. 困惑:代币经济的漩涡、去中心化的困扰、现实世界的隔阂、网络黑客的提款机

  3. 趋势:从封闭到再开放、平台权力的削弱、数字身份和权证、与现实世界的连接

  4. 未来:创新周期、泡沫之后的幸存者、应用方向的演化


一、成长


“加密货币和反垄断运动都是对新自由主义造成破坏的反应”


——Matt Stoller


比特币(Bitcoin)创建于 2009 年 1 月 3 日,也就是 Barack Obama 就职的前几周,在比特币的创世区块中(Genesis Block)有这样一句话 -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泰晤士报》财政大臣面临第二轮银行救助。” 当时的世界,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额次贷危机之中,金融体系信任的崩塌!


作为首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比特币创造了一种发送和接收数字货币的方式,不需要银行来批准和审核这些交易。理论上,这套精心设计的激励机制将取代监管机构,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所有比特币用户的最佳利益。


如果说比特币吸引了想要推翻中央银行的无政府主义者,那么围绕以太坊(Etheruem)和 Web 3 的文化则具有更多的科技进步主义倾向。


1.1 Web 3 的由来


Web 3.0 这个术语是由万维网的创始人 Tim Berners-Lee 在 2006 年开始使用的。他认为“语义网”将是 Web 进化的方向,这将是 Web 2.0(2005 年由 Time O‘Reilly 首次提出)之后的下一个阶段。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人们认为下一代网络将基于加密技术。


我们今天所说的 Web 3 是 2014 年由 Gavin Wood 创造的,这位来自英国计算机科学家也是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其实 EVM(以太坊虚拟机)主要的代码工作都是由他完成的。Gavin 在最近一次接受《连线》杂志采访中,对 Web 3 给出了最简洁的定义—“Less trust, more truth”。


在他看来 Web 2.0 的致命缺陷是信任,每个人都不得不相信大平台不会滥用权力。Web 3 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系统,不再依赖信任人、公司或政府来做出道德选择,这将使得“作恶”的选择成为不可能,区块链和以太坊的智能合约技术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配图01:Web 3.0 与 Web 3 的定义者


相对于比特币最大的创新就是以太坊有自己的编程语言,开发者可以编写智能合约,在 EVM 上执行,用去中心化的机制实现了“无需信任”的代码及法律(Code is Law)。按照以太坊的官方文档介绍,“Web 3 指的是运行在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应用”。在以太坊被发明出来之后,还诞生了很多具有“智能合约”功能的新公链,例如 Solana,这些新的区块链和以太坊还有比特币一起正在建立一个全新的去中心化数字基础设施,它们将是 Web 3 的基石。


以太坊还首创了不通过 VC 和上市来的融资模式,通过组建 DAO 和发行 ETH 来募集 BTC。2014 年 8 月开始为期 42 天的 ICO 一共募集了 31000 枚 BTC,以当时的汇率来计算约合 1840 万美元,开启了 ICO 和 DAO 的新时代。不过这次成功也给区块链行业带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 ICO 泡沫,一时间群魔乱舞,在 2018 年初达到顶峰后快速破灭,直到两年后真正有意义的去中心化应用 DeFi 在以太坊上诞生。


1.2 2020 的 DeFi 之夏


DeFi is a paradigm change, shifting “don’t be evil” to “can’t be evil.” 


Chris Dixon


第一次真正意义接触 Web 3 是在 2020 年底,虽然那时没人把加密货币称为 Web 3。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 Coinbase Wallet 的内置入口,在 Compound 上存入了两万 USDC,这也算是人生的首笔 DeFi 存款了。无需银行账号、不用第三方授权、没有身份验证,背后只有以太坊网络与智能合约代码,你的资金用完全数字的形式被程序传输和锁定,这非常 “Less trust, more truth”。只要你愿意,DeFi 的智能合约可以实现更高级的金融功能,例如交易杠杆、结构性产品、合成资产、保险承销以及做市,同时保留最终用户(钱包)对其资产的完全控制权。


正如 Uniswap Labs 的首席法务官 Marvin Ammori 所总结的,DeFi 的合约都遵守以太坊世界的两个价值观:Permissionless & Transparent


  • Permissionless(无许可):只要能够接入互联网,你就可以使用这些去中心化应用,不论种族、性别、财富或政治派别。此外,任何开发人员都可以自由地在平台上构建,因为他们知道将来没有任何中央机构有能力下架他们的应用或者撤销访问权限。


  • Transparent(全透明):智能合约代码是开源的,因此可以永久接受所有人的审查;另外所有的交易都记录在区块链上,这使得对资产和交易的审计变得十分容易。


配图02:DeFi History - defipulse


2020 年的夏天被称为“DeFi 之夏”。MakerDAO 正式上线,加密货币世界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借贷和稳定币 DAI,然后是 Uniswap 给大家带来了可以有效工作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再是 Compound 和 AAVE 实现了完全去中心化的抵押借贷,之后就是金融延伸产品的去中心化合约,还有各种流动性矿池。DeFi 给加密货币世界第一次带来了有意义的应用形态和创造真实收入的可能。


虽然 DeFi 才诞生短短两三年,但它的经济规模已经非常巨大并影响深远。在 DeFi 的推动下 以太坊在 2021 全年的交易总额达到 11.6 万亿美金,超过了 VISA 的交易量;所有 DeFi 协议的锁仓资金总量(TVL)在 2021 年11月的峰值超过了 1000 亿美元,在这轮暴跌之后还有 400 多亿美金,每月通过 DeFi 借贷协议发放的贷款依然超过数十亿美金。成熟的 DeFi 应用,例如 Uniswap 已经通过交易规模证明了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盈利以及持续发展。


就在 2022 刚刚发生的加密货币资产崩塌大潮中,这些经典的完全去中心化运作的 DeFi 应用,在智能合约的代码控制之下,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只有那些利用 DeFi 机制来大规模撬动杠杆的 CeFi 机构和 Crypto 基金相继出现爆仓事件,例如 Celsius Network 和知名的 Three Arrows Capital。出问题的部分是人性,而不是 DeFi 的代码。


1.3 2021 的 NFT 之春


NFT 并没有移植现实世界的权证模型,它提供了独特的所有权制度; 一件东⻄就算归我所有,也不妨碍别人享用它,一个 NFT 越被大家发现、欣赏且熟知,它就越容易增值!


Kayvon Tehranian


诞生于 2017 的 Crypto Kitties 应该算是首款流行的 NFT 应用,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 Dapper Labs 团队,那时还没有 DeFi,以太坊上唯一可以供大家娱乐的 dApp 就是这个可以配种生下一代玩稀有度的数码猫。同年还诞生了知名的 CryptoPunks 项目,首创了可用于社交头像的数字收藏品模式,larvalabs 自己提供了可以专门交易 Punks 的市场,那时 OpenSea 还没出现。这两个早期探索推动了 NFT(Non-Fungible Token)标准的形成。


加密货币世界原本只有可交易的 Token(ERC-20 代币),它就是像股市上交易的证券或者是外汇市场上的货币;但现在有了 NFT(ERC-721 or ERC-1155 非同质化代币)之后, 就有了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商品了,因为 NFT 是数字世界的资产凭证,它就是数字商品本身


配图03:NFT History


2021 年 3月佳士得以 6900 万美金的天价拍出了数码艺术家 Beeple 作品集 “Everydays - The First 5000 Days”,刷爆了全球媒体的头条,NFT = 新时代数字艺术品,这一认知快速进入大众视野。随后的几个月内,大量 NFT 艺术品和藏品项目涌现,其中最知名的 Bored Ape Yacht Club 的平均交易价格已经比发行价格上涨了一千多倍。 


从去年春天到现在,除了类似 OpenSea 的交易平台,NFT 领域里面存活下来的只有两种类型的项目,PFP 和 X-to-Earn。PFP 是 Profile Picture 的缩写,特指可以用于社交头像展示的 NFT 藏品集合,因为容易曝光、数量有限而且不同款式有独特的稀有度,这就和古老的集邮收藏一样,创造了天然适合交易的标的物。结合 NFT 的数字唯一性和易流动性特征,催生了一个和炒币完全不同的交易群体。


X-to-Earn 顾名思义,做什么都能赚,听上去就很旁氏的样子!Axie Infinity 作为 Play-to-Earn 的宗师,目前在收益模型上也碰到了大问题,因为流入的资金远远不够系统内的分佣;倒是今年初的后起之秀 StepN 打着 Walk-to-Earn 的旗号,做起了卖系统内部数字跑鞋的生意,商业模式的核心还是创造可以炒作的标的物,让大家来“交易”,赚取佣金或者数字版权金。所以到目前为止,X-to-Earn 不如直接叫做 Trade-to-Earn,这个 Trade 的标的物就是 NFT。


NFT 作为数字原生的商品,将模糊投资与消费的边界,这个物理世界的商品完全不同。加密货币本身就是一个高速流动的市场,消费者可以在其中投资不同的数字资产并参与点对点的交易,从而创造了新的资产货币化形式。NFT 让数字商品的价值和所有权,不再被少数集团独家掌控,全新的可能就会涌现。它会形成一个不由平台,而是创作者拥有经济控制权的网络!


对比数字商品,NFT 作为数字权证还有更大用途,我们在本文的第四节中讨论。


1.4 Web 3 的流行与诠释


如果说加密货币的初心是关于货币的去中心化,那么 Web 3 就是关于去中心化一切。它的使命极端的理想主义,不仅要把人类从大科技公司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而且要把人类从剥削性的资本主义中解放出来,而且纯粹通过代码来实现。


硅谷知名投资机构 A16Z 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将加密货币去中心化的叙事到 Web 3 叙事的转变。Chris Dixon 在 2018 年写过一篇大受欢迎的 “Why Decentralization Matters”,就在去年 9 月 Dixon 将他的推文 整理成了这篇吹响 Web 3 号角的文章 “Why Web3 Matters”。


配图04:Web 3 Google Trending + Dixon Twitter


自从 2014 年 Web 3 作为一个术语出现,用来描述实现去中心化共识的新型协议以来,它现在已经开始被用来描述整个区块链的生态系统,DeFi、NFT、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甚至是设计理念。那么 Web 3 到底是什么?用 Consensys 在今年初的一篇 Web 3 科普文 的观点来解释:


  • Web 3 是去中心化网络的新潮名称

  • Web 3 是互联网的货币层

  • Web 3 是互联网的身份层

  • Web 3 是对社交网络不保护我们的数据安全,并为自己的利益而出售数据的一种反应

  • Web 3 是让艺术家和创作者不仅拥有他们在平台上生产的东西,还拥有平台本身的一种方式

  • Web 3 使建立所有权合作与治理结构变得容易(DAO)

  • Web 3 仍然不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对忠实的信徒来说,Web 3 可以让他们与加密货币赌场里的赌徒,以及那些厚颜无耻的不端行为区分开来。


1.5 Web 3 生态的形成


健康的收入结构支撑健康的生态。时至今日还有人在质疑区块链行业就是程序员和投机者的游戏,但从比特币诞生至今,整个加密货币行业已经完全独立走出了自己的金融收入模型。下图引用了来自 Token Terminal 的数据,过去 180 天内区块链和 dApp 的收入排名,以太坊 25 亿美金的收入稳居榜首,OpenSea 因为 NFT 交易火热,手续费都收了 12 亿,Uniswap 4.6 亿排名第三!


配图05: Top dapps and blockchains based on cumulative total revenue


FutureMoney 在他们的市场报告中按照应用分类做了 Web 3 收入汇总,详细可以参考这篇“价值捕获 | Web3公司的收入都去了哪?”,这里引用他们已经做好的截止到 2022 年 6 月 1日的统计数据,方便大家参考。


  • Layer 1 的收入占比接近总收入的一半,其商业模式是“出售区块空间”;


  • NFT 交易平台收入占比为 22%,其商业模式是版税抽佣;


  • DeFi 中的 Dex 收入占比为15%,其商业模式是交易手续费和流动性做市收入;


  • DeFi 中的 Staking 类收入占比为8%,其商业模式是资产管理费或利差;


  • GameFi(X-to-Earn)占比是 5%,其商业模式是版税抽佣,转账手续费,销售 NFT 等;


  • DeFi 中的 Lending 收入占比约为1%,其商业模式是利差;


  • Tooling 的收入占比约为 1%,其商业模式是服务费;


不难看出,最强大的收入机器是以太坊,其商业模式是“出售区块空间”。他的收入远超其他项目。同样的,在 L1 公链中,收入的两级分化非常明显。其次,创造收入能力强的是“NFT交易平台”。除了 NFT 本身火爆以外,平台的版税抽成极高(2%~2.5%)。


配图06:Web 3 生态图


从以太坊生长出来的行业生态,在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层,有帮助以太坊提升效率的 Layer 2 链,也有号称以太坊杀手的 Layer 1 公链,但全部 L1 公链的收入加起来不及以太坊的 5%,所以现在依然可以叫做以太坊的 Web 3。Coinbase 在这篇《A simple guide to the Web3 stack》做了一个更全面的 Web 3 层级架构图。


在区块链之上最重要的两大智能合约应用分支,DeFi 和 NFT,他们也是整个 Web 3 生态收入的主要构成,无论是去中心金融中的代币,还是在 OpenSea 或者 X-to-Earn 里的 NFTs,几乎所有的收入都来自交易,整个 Web 3 的生态都在为更方便的交易服务。


从比特币到 Web 3,加密学、区块链、智能合约、工作量证明(PoW)和权益证明(PoS)催生出了一个复杂而且开放的平行金融和交易生态,从各种公链到 DeFi,从 NFT 到 X-to-Earn,离开交易,他们大部分都将一无是处。Web 3 过度的放大了交易的经济特性,而缺乏了代表身份的社交特性,以及和现实世界的接口,这也是 Web 3 让人最困惑的地方,或许这就是代币经济(Token Economy)的本质 。


二、困惑


根据 Galaxy Digital 的一份报告,2021年,全球 VC 向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初创企业投资了 330 亿美元,大约 220 亿美元(67%)的交易额超过 1 亿美元。报告发现,专注于数字资产交易或 Web 3 基础建设的公司筹集的资金最多,投资总额是 2020 年的五倍之多。


就在 A16Z 大肆吹响 Web 3 的号角之后,去年十二月在推特上针对 Web 3 的争论接近白热化。推特的前任 CEO Jack Dorsey 跳出来直接抨击 A16Z 还有 Andreessen Horowitz 本人,说根本不存在 Web 3 只有 Web VC,他们用大量的资金让本应该去中心化的权力集中在少数的 VC 和投资人手上,用新的叙事来收割散户的韭菜。当然 Web 2 时代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散户们在股市上投资要比币市安全点。


配图07:Jack Dosey vs A16Z


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通常会表现出对以太坊和其它任何区块链的不屑,对 Web 3 这个潮流概念更是,Jack Dorsey 就是其中之一。只有比特币才能满足“抗审查、不可篡改,全透明和匿名化”这些去完全中心化的特征,这是自由意志的体现。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如无必要,就不用去中心化,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但现实是去中心化被贪婪的投资机构、创业者还有投机者们利用,其作用被无限扩大和过度金融化,这很容易让人看到 2000 年前后互联网泡沫那种令人不安的景象。


2.1 代币经济的漩涡


代币(Token - 在加密货币流行之前这是一个专业技术词汇,名叫“令牌”)是加密世界最重要的角色,它就像赌场的筹码,提供交易凭据和高流动性。在以太坊的智能合约诞生之后,通过标准的 ERC20 协议来生成可交易的代币(NFT 也是代币),从而摆脱了像 Binance、FTX 和 Coinbase 这些中心化交易所的束缚,大家从此可以去中心和程序化的实现各种复杂的合约交易,在 OpenSea 上交易 NFT,甚至是在 Axie Infinity 还有 StepN 的应用内交易代币,加密世界显得欣欣向荣。


交易诱惑


就在开始写这篇文章的前两天,知名加密货币 / Web 3 布道者 Tascha 发了一篇长推文“35 个关于Web 3 如何改进或颠覆最成功公司的商业想法”,她列举的革新性想法几乎涵盖了硅谷七成公司所做的业务,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仓储物流甚至连美国电网都囊括其中,这里面除了 Costco 发 NFT 会员卡我觉得比较靠谱外,其它的不需要区块链都可以完美运作。在 Tascha 的提议中,最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这些已经存在的业务进行代币化(Tokenization)。


代币化意味着 Tascha 提出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将与代币相关,用户可以利用自己社交内容的热度来赚取代币,客户支付代币来投放广告或者访问用户允许访问的隐私数据。如果只有代币,没有交易,这只是一个非常低效的方式,你可以用美元来支付搜索数据和购买社交媒体广告。这很简单,因为有 Stripe 这样的公司存在。没有理由让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代币,除非它能交易。


如果代币可以交易,那么你就有了第二种将服务货币化的方法 - 不是通过销售实际有价值的产品,而是通过让散户投资人用高价购买代币和在二级市场上做市炒作来赚钱,俗称割韭菜!如果你做的是 DeFi 应用,代币用来支撑 DAO 的运作和社群 Reward,全部的服务就是为代币提供交易,Tokenization 就非常合适;另外就是 NFT 藏品项目,哪怕免费赠送给你代币,只要项目有热度交易,也可以通过交易版权费赚钱。从现实的案例来看,用代币来销售服务的收入远不如用交易代币来得快,特别是结合售卖物理世界的服务。交易才是代币的核心,交易是商业模式。


旁氏陷阱


在 Web 2 时代,巨额的广告和用户补贴,是最常用的用户增长和提升使用率的手段,这是大家从 VC 或者市场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在加密货币世界,现在是 Web 3 领域,有了更聪明的手段来启动服务和实现用户增长,那就是将代币分发给每个参与者,激励他们使用和改进平台,使这些代币的价值上升。过去两年那些 VC 对 Web 3 领域的巨额投资,其实都兑换成平台的代币去激励用户了,而且花样繁多,例如 Terra 网络的高额利息,各种 X-to-Earn 的代币奖励。 


代币激励起源于比特币,矿工提供资源支持网络的运作,从而获得 BTC 作为奖励,参与的人越多 比特币的网络就越健壮,BTC 的价格也就在大家的共识下获得了强大的支撑。用博弈论来解释,就是中本聪发明了激励每个人为集体利益而行动的有效方法!随后的以太坊也效仿这种奖励机,发行 ETH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只不过他们募集了三万多枚 BTC 作为启动资金,而不是从零开始的。但并非所有采用代币激励的服务都有这么好的运气,Chris Dixon 在他的这篇“Crypto Tokens: A Breakthrough in Open Network Design”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配图08:Token Network Effect - By Chris Dixon


Web 3 怀疑论持有者 Liron Shapira 最近发推炮轰当红炸子鸡 Helium,一家允许人们自运营 Wi-Fi 热点的 Web 3 公司,现在对用户来说已经变得无利可图了。那些曾经花费了 800 美金购买 Helium 路由器的用户,期望的是每个月能有 100 美元的收入,但实际上连 20 美元都没有,现在按照 HNT 代币的实际价值来计算,网络能产生的收益只有每月 0.01 USD,19.9 USD 都来自 A16Z 的投资补贴。因为 Helium 里只有共享网络渴望赚钱的人,而没有真实用户,它跨越不了 Token Network Effect 的临界增长点。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庞氏骗局”,但 Stripe 的 Patrick McKenzie 不认同骗局的说法,这是 Web 3 服务前期投入市场推广和负担服务成本的一种方式。虽然像 Axie Infinity 也试图设计双代币机制来避免市场的过度交易炒作,但只要代币能交易这些就无法避免,一次流动性危机就会让前期的努力全部归零,用户共识的溃散。


但这种“旁氏增长”是有效的,我们看到了 Uniswap 还有 AAVE 这样的 DeFi 应用采取代币激励用户积极参与的成功,还有 Ethereum Naming Service 空投 ENS 的显著效果。一款服务越是数字化,越是有基础设施的不可替代性,就越容易留存用户跨越增长的临界点。


代币经济(Tokenomic)最大的诱惑是交易,最大的困扰也是交易。这种没有任何限制和约束的交易几乎就是投机者的天堂,这也导致了 Web 3 世界里面最流行的应用就是钱包和交易所,还有内置交易功能的 X-to-Earn 应用,过度金融化可能会造成行业内的人力、财力还有社会资源的无效分配。好在加密货币市场正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下搓破泡沫,政府的法规也正在路上,秩序总是在自由和管控的博弈中形成的!


2.2 去中心化的困扰


一个去中心化的技术并不能保证有一个去中心化的市场。以电子邮件为例,它是一个典型的去中心化的协议。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但很少有人这样做。Signal 的联合创始人 Moxie Marlinspike 在他的博客上写过一篇对 Web 3 本质抨击的文章 “My first impressions of web3”,他在认为 由于大多数人真正的渴望是便利,所以中心化的服务总能取代去中心化的服务。现在的电邮市场已经严重集中于少数供应商,特别是 Gmail。即使你个人选择不使用 Gmail,你发送的每一封邮件的另一端都可能使用它,这意味着无论你是否愿意,你的邮件的副本都在谷歌的服务器上。


加密货币的最初目标之一是为了消灭金融交易中的中介机构 - 银行。但在这个目标还没达成之前,在资本的裹挟之下又有了一个新的目标,去中心化和 Web 3,作为底层技术的区块链已经成为了一种癖好,似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集中化不是技术特征而是市场特征,有一个比 Web 3 更古老的协议来治理过度集中的市场 - 反托拉斯法。但是,政府的政策至今还没有真正体现在 Web 3 的蓝图中。


由于过度强调去中心化,导致 Web 3 的用户不友好性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仅此一点就让整个行业把普通大众拒之门外(投机分子除外),过去十多年 Web 2 还有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那是因为 Apple 和 Google 在用户端的体验和生态整合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配图09:区块链上的中心化服务


因为集中化的市场导向,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心化服务在 Web 3 中出现。对于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来说,直接与区块链互动是相当麻烦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几乎所有的 Web 3 应用都依靠 Infura 或者 Alchemy 的 API 来实现。同样,作为用户进入 Web 3 世界的数字钱包也是中心化的,最流行的 MetaMask 和 Infura 同属于 ConsenSys 这家公司。即使标榜完全去中心化的文件系统 IPFS 也逃不过被中间人 Cloudflare IPFS Gateway 代理的命运。


几乎每一个 Web 3 产品都依赖于一个中间人来提升对区块链的访问效率,那么把全部的业务和数据都去中心化的意义何在呢?Marlinspike 在他的文章中举了一个讽刺性的例子,他的 NFT 被 OpenSea 下架后,也不再出现在他的 MetaMask 钱包里,尽管它仍然存在于区块链上。


或许理想的方式是,在中心化应用场景的后端,Web 3 作为互联网的新协议层,数字身份和资产更适合在这里存储和计算,这是除了金融投机之外去中心化最有价值的部分。


2.3 现实世界的隔阂


在现实世界,如果一群人需要发起一个项目,就需要按照所在国家的法律成立一家公司;在 Web 3 的世界里,只需要发起一个 DAO(去中心化自组织)。可以把 DAO 想象成一个互联网的原生企业,由其成员集体拥有和管理(通过持有代币);拥有内置的金库,未经集体批准,任何人都无权进入;决策由提案和投票决定,以确保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有发言权。


比特币自身就是一个完美的 DAO!所有参与者都是对等,参与者对系统的贡献都是可量化的,并且行为都记录在链上。比特币协议和代码的维护者是完全去中心化甚至是匿名的,他们只需要对数字世界负责。其它发行过代币的公链、Web 3 项目,也延续了这种做模式,他们通常会为代币的持有者社群组建一个 DAO,用社区的名义来做项目决策;同时项目的实际开发运作团队则是另一个注册的法律实体,例如 Uniswap Protocol 和 Uniswap Labs 的关系。这样可以暂时解决发行代币在大多数国家都不合规的问题。


宪法 DAO


2021 年 11 月苏富比计划拍卖一部极其罕见的美国宪法第一版的印刷品,一个名为 ConstitutionDAO 的去中心化组织通过 JuiceBox 发行了 $PEOPLE 代币,在七天内筹集到了超过一千万美金的 ETH,参与竞拍美国宪法。这是第一次以去中心化的名义参与到现实世界的连接,在预期之内,这场竞拍失败了,因为苏富比必须遵守 KYC(Know Your Customer)的法律,如果 DAO 仅仅是一堆匿名的以太坊地址,那么拍卖行如何满足限制洗钱的法律要求呢?


宪法 DAO 在其网站上明确说明了大家的参与拍卖集资,收到的是代币,而不是实际物品分割的合法所有权,大家可以通过 DAO 的形式参与治理,未来可以在哪儿展示以及如何展示,仅此而已;按照拍卖行的法律要求,组建宪法 DAO 的两个投标人成立了一间有限责任公司,他们是实际的受益人,这个是否能受到 DAO 的决策约束也是未知的,更关键的是如果他们携款跑路,那些通过 DAO 参与集资的以太坊地址是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


配图10:ConstitutionDAO 与 PEOPLE 代币


如果 Web 3 真想要成为一个互联网的金融层,或者一个去中心化的身份凭证系统,它需要开发与现实世界的法律系统、金融系统之间的强大接口。宪法 DAO 的故事说明了用加密世界的逻辑直接介入现实世界的交易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MEME 与现实


在竞拍失败后,宪法 DAO 的发起人立刻退款了,而且更让参与人欢心的是 $PEOPLE 成为了当时流行的 MEME 代币,大家的集体炒作让早期的参与者都赚了一票。所以买什么不重要,能交易最重要 。


加密世界和现实世界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连接通道,代币为 MEME(文化迷音)提供了工具,让它们在不需要任何现实世界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变得有形。华尔街需要一个实际存在的股票来搞 MEME 吸引散户的钱;而宪法 DAO 则凭空创造了一个股票(代币)来完成完全相同的事情。


远程协作、数字游民和去中心化精神的流行,让 DAO 成为了年轻人最乐于参与的组织形式。DAO 需要在建立一种内部团队欣赏和理解的共享语言,同时还要保持和新成员之间的一种微妙的间隔,例如宪法 DAO 的 (,) 符号,还有 NFT 圈的黑话。这些 MEME、缩略语和符号在团体内部创造了凝聚力,成为通往其他社区的桥梁,成员们通过互联网彼此认同,并强化参与的热情。但这些千奇百怪的 DAO 还有它们的代币就和 MEME 一样,让人快速着迷,然后转瞬即逝,数字时代的年轻人更乐于用这种形式来填补空虚和表达不满。


逃避现实也许是 Web 3 的部分魅力所在。问题是,逃生舱门是通向一个真实的地方还是一个幻想世界。


上一代互联网为什么能快速地席卷一切,让个人、企业还有政府全部能卷入其中,因为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比对金融系统和法律体系的改造要容易很多。Web 3 行业如果未能深思熟虑的建立与现实世界金融和法律的接口机制,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在投机上,那势必永远在现实世界的主体之外徘徊不前。好在近两年来美国加密货币的行业游说者的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大家更欢迎政府尽快立法监管,而不是想方设法逃避监管。


2.4 网络黑客的提款机


任何可以为世界带来变革的新技术都有可能被坏人滥用以谋取私利。


如果大家把资金放在 Coinbase 和 Binance 这样的交易所,你所面临的只是被割韭菜的风险。但要是把代币提取到以太坊或者是其它的公链上,参与一下 DeFi 或者是投机一下 NFT 的时候,你将面临着钱包私钥被盗,DeFi 协议漏洞以及 NFT 钓鱼诈骗等各式各样的花式黑客攻击,我身边大多数朋友都有经历过以上的惨痛遭遇。


FTC(联邦通讯委员会)的最新报告显示出,2021 年在加密世界的被盗资金量是 2018 年的 60 倍。加密货币的几个技术特点让骗子有可乘之机,由于没有银行或其他中央机构来标记可疑交易,就没法在欺诈发生之前阻止它;另外,加密转账是不能逆转的,一旦钱转出就再也拿不回来了。大多数人并不熟悉加密技术的工作原理,还有一个贪婪的人性在驱动,导致各种钓鱼欺诈相对其它金融服务更容易得手。


在此期间,来自社交媒体上的欺诈损失,每 10 美元中就有 4 美元是由加密货币造成的,远远超过其它任何支付方式。有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损失是因为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广告或帖子信息,排名靠前的平台分别是 Instagram(32%)、Facebook(26%)、WhatsApp(9%)和 Telegram(7%)。


如果针对个人用户的欺诈算是小偷小摸,那么对 DeFi 协议的黑客攻击就是“江洋大盗”!在2021年期间,DeFi 协议成为黑客窃取加密货币的首选目标,来自乌克兰网络安全公司 10 Guards 的报告显示,截至 2022 年 5 月 1 日,在被盗的价值 16.8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中,DeFi 协议占到了 97% 。


配图11:Cryptocurrecy value stolen by victim platform type


其中最知名和离奇的要算 Axie Infinity 的被黑事件,黑客组织在 Linkedin 上伪造了一家公司,用高薪骗取 Axie Infinity 的核心工程师参与了多轮面试,最终把间谍软件植入了他的电脑,获取了 Ronin Network 九个节点中的五个控制权,从而盗走了 5.4 亿美金的加密货币。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网络攻击之一,FBI 确认朝鲜黑客组织 Lazarus Group 是 Axie Infinity 袭击事件的幕后黑手。


也许这都是享受去中心化匿名性必须承受的风险,但用户体验的不友好、网络协议代码的不健壮还有法规的真空区,也是加密货币世界长期饱受黑客困扰的主要原因。要让生态健康和强壮,需要完善的是系统的各个方面,这个依旧任重道远!


当然,加密货币和 Web 3 只是当今过度投机的一小部分。就在这轮崩塌之前,创业公司的估值也非常高,不清楚这些估值是否能准确衡量他们所能创造的实际价值,这很可能只是一个让少数内部人士获益的骗局,就像在 2009 年世界经济几乎崩溃之前让众多华尔街人士致富的金融工具一样。所以,Matt Stoller 最近写的那篇《Cryptocurrencies: A Necessary Scam?》就抨击的很有道理:“Web 3 就是一堆废话。问题是,拿它和谁来比?” 当前的经济体系一样充斥着欺诈,Satoshi 在比特币创世区块的签名中已经表达了这一观点,我们确实需要一个新的经济体系。


三、趋势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道德经》六十二章


“Crypto Native” 的加密精神更接近社会学和哲学上的思考,关于 中心化 与 去中心化 的斗争从未停止。倘若我们回顾历史,便可清晰地看到,整个人类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在现实和社会层面的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精神的演变和探索史。而区块链技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希望采用技术手段来解决该类问题,这将代表着革新传统秩序,建立世界新联系。


我欣赏 Web 3 的理想主义,也赞同 Crypto 布道者 Sal Delle Palme 的大胆表述:“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经济体系的诞生,世界各地数百万人正在以完全透明的方式对它的原则和特性进行设计和改进,欢迎加入!”


3.1 所有权:从封闭到再开放


从诞生第一台个人电脑以来,回顾过去四十多年的信息革命史,我们经历了几个从封闭到开放的周期循环。IBM 的 PC 兼容机架构,让个人电脑从 Macintosh 封闭架构转向了硬件的开放;但是Microsoft 利用他专有操作系统让个人电脑的软件平台重新封闭起来;开源软件和互联网用开放协议打破了专有软件的束缚,我们重回开放;但过去二十年内,Google、Amazon 和其他公司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垄断,即便他们把系统开源了也没法挑战,因为没有数据。


所有强大的互联网公司实际上都是数据库提供商。Facebook 是一个数据库,包括人们的个人资料、好友关系和状态更新;Paypal 是账户余额的数据库;Amazon 是 SKU,支付凭证和购买历史的数据库,谷歌是一个网页索引和查询历史的数据库。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这些公司都建立了更多的数据库,但是拥有数据库的控制权是它们强大的核心原因。只有他们才能决定谁有权限读写这个数据库,以及可以访问数据库的哪些部分。而作为用户的你,并不实际拥有任何数据。


现在,区块链技术还有智能合约释放出来的开放信任的潜能,让数据的实际所有权不再属于互联网公司成为了可能,Web 3 = Read / Write / Own 很清晰地表达了这个特点。


配图12:Web 1 - Web 2 - Web 3 对比说明


虽然区块链是一个糟糕的数据库,它缓慢,需要更多的存储和计算,也没有客户支持等各种毛病。然而,它有一个方面是完全不同的,没有一个单独的实体或一小群实体控制它(目前只有比特币可以做到这一点,以太坊还在努力中)。Albert Wenger 曾表达过去”中心化是个比较糟糕的表述“,容易让人看不清实质。


实质是只有不经许可就能使用才能表明你拥有它,就像你对自己房子的使用是不需要其他人来许可的,因为房子是你的。在 Bitcoin 的白皮书出现之前,我们根本不知道如何进行无许可操作,即使我们有各式各样的分布式数据库,但依然需要一小部分实体来对其负责。我们没有一个协议来保持一致意见,对数据库中的内容达成一致,允许任何人自由加入协议(以及任何人离开)。因为以前没有这种程序机制,才导致了巨大的权力集中!现在 Web 3 可以了,如果配合适当的开发和正确的规则管理,它将帮助部分权力重新回到个人和社区。


3.2 可移植:平台权力的削弱


无需许可的数据访问,能让你拿回控制权;数据可迁移性,则可以削弱平台权力。


在 Web3 的架构中,用户通常拥有他们创建的任何内容,以及他们购买的数字资产。因为这些资产都通过代币的形式存放在区块链上,这使得它们具有“可移植性”。也就是说,原则上用户可以随时离开创建这个资产的平台,只要他们想离开那个应用程序,然后连同他们的数据一起迁移到另一个平台。


这是一个重大转变,它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数字公司的运营方式:用户将数据从一个平台迁移到另一个平台的能力,引入了新的竞争压力,这将逼迫公司更新其业务战略。如果一个平台没有为它的用户创造足够的价值,他们可能就会离开。事实上,在 Web 3 中,新进入者可以明确地激励高级用户转向他们,例如,最近通过“吸血鬼攻击”推出的 NFT 交易平台 LooksRare,通过发代币奖励那些 OpenSea 上的交易大户,吸引了大量的早期用户。


其实推动平台之间数据互通,一直都是政府限制企业权利过于集中和防止垄断的手段。FinTech 行业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项联邦法案。金融危机后,在 2010 年“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有一节要求美国银行可以让客户用计算机程序读取其账户数据,并让数据格式互通。要感谢这一条款,因为它使得 Money 和 Mint 这样的个人财务软件可以同步数据,Plaid 服务才能为不同的 Bank Account 提供标准 API 接口。


平台权利的削弱实质上一种下放权力的方式,创造者能从这种转变趋势中会获得更多的自主权,这个将会为下个十年的发展提供基石。2021年12月在《速解元宇宙 / Metaverse 迷雾下的行动指南》中对这个话题做过详细的论述。Metaverse 的世界里,数字资产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为了让这些资产不被少数公司控制,可以在底层协议上就完全兼容并且能够自由流通和交换,我们需要全新的具有共识信任的技术来实现这些。


3.3 自识别:数字身份和权证


就在推特上和 Andreessen Horowitz 互怼 Web 3 的半年后,Jack Dorsey 宣布 Block(原 Square) 旗下的 TBD 项目的重大进展,他们要做 Decentralized Web Platform 并取名为 Web 5!Web 2 + Web 3 = Web 5,这个名字非常 MEME,继续讽刺被 VC 控制的 Web 3。消息发布后一位推特粉丝建议 Elon Musk 建立一个基于狗狗的去中心化网络:“如果 Jack Dorsey 可以用比特币创建 Web 5,那么狗狗币也可以创建 Web 69……”


作为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Jack 选择在比特币的网络之上搭建 DWN 节点(Decentralized Web Nodes),将去中心化身份和数据存储带入 Web 应用程序,同时将数据所有权归还给用户,并专注于身份而非 Token 化支付。


配图13:Evolving the Web - tbDEX


TBD 所设计的 Web 5 与在以太坊上已经实践出来的 Web 3 最大的不同是通过 DIDs(Decentralized Identifiers - W3C 标准)去中心化的身份来识别网络中的所有实体,个人钱包也是接入网络的入口,但是用 Verifiable Credentials(VC)可验证凭证替代了可交易的 Token(代币),同时在比特币网络之上添加了 DWN 去中心化网络节点,这相当于 DIDs 钱包的云端代理,用来运行程序,类似以太坊的虚拟机,TBD 团队的工作主要围绕这个进行。


看上去 TBD 的这个设计是想解决 Web 3 中最大的困惑 - 代币经济的漩涡。减少交易,增加网络的实用性,并进一步地提升个人数据的隐私。但就在 Jack 宣布 Web 5 的同一时间,Vitalik(以太坊创始人 V 神)为 Ethereum 发表了一篇新的论文《Decentralized Society: Finding Web3's Soul》来修补这一缺陷。因为 Web 3 缺乏原生的身份认别,使得今天的 DeFi 生态系统无法支持实体经济中那些常见的活动,如低额抵押借贷或像公寓租约那么简单的合同。


现在的 Web 3 被过度用来表述可转让的金融化资产,而非用于对社会信任关系编码。而大多数的经济活动,例如无抵押贷款、建设个人品牌,都是建立在长期而不可转让的关系之上的。在新的设计中,增加了不可转让的“合灵币”(“soulbound” tokens, SBT)用以表征资历证明、归属关系等权证信息,可以将实体经济的信任网络予以编码,以追踪来历和建立声誉。


我们几乎在同一时间段,看到两大去中心化网络(比特币和以太坊)在改进方向上的同步,虽然各种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但强化数字身份的应用,新增数字权证特性以及减少代币交易,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暗示了去中心化网络的进化趋势。


3.4 合法性 - 与现实世界连接


这场由加密货币和 Web 3 带动的去中心化运动,不应该仅仅被视为狂热的投机,背后也有善意和真正推动人类进步向前的力量。但在法制国家,这场运动缺乏合法性,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加密货币支持者的论点正在日益发生变化,他们希望受到监管,不反对国家,所有这些都只是进行技术创新,要让国家在数字时代保持领先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听证会上的每个证人都说他们想要政府的监管,虽然很虚伪但能推动立法。


2022 年 6 月 7 日,美国民主党参议员 Kirsten Gillibrand 和共和党参议员 Cynthia Lummis 联合提出了一项跨党派的金融创新法案(Lummis-Gillibrand Responsible Financial Innovation Act)。内容涵盖了加密资产、税务、监管权的分配、加密资产交易所、消费者保护、稳定币和银行、DeFi 等。当然该法案还没有通过两院,未来还可能进一步修改,但也可以一窥目前美国对加密资产的整体监管框架和逻辑。


1、什么是数字资产


该法案通过考察资产的使用方式,对属于证券的数字资产和属于商品的数字资产进行了明确区分。根据该立法,大多数无分红和控制权的加密货币被视为商品,并赋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对数字资产现货市场的明确权力,指出符合商品定义的数字资产,包括 BTC 和 ETH,将由 CFTC 监管。


在美国证券交易法(SEA)中引入了新概念 —— 辅助资产(Ancillary Asset),即没有投票权,没有分红权,不是债或股,也无清算权和其他金融权力的资产。像 Cardano 和 Solana 这样的小型代币将被视为辅助资产,并被推定为商品,除非这些代币的用途符合排除条件。具体什么条件交给 SEC 来定夺 。


2、合规稳定币


法案正式定义了支付型稳定币(Payment Stablecoin),它必须是(1)可随时赎回为美元法币或其他国家法币的(2)由商业实体发行的(3)以一种或多种金融资产,但不能是加密资产为抵押的(4)旨在作为交易媒介的稳定币。


在这一定义下,USDT 和 USDC 可以算作支付型稳定币,但 DAI 等链上抵押型稳定币以及算法稳定币将不属于支付型稳定币。法案允许银行和储蓄所发行自己的支付型稳定币,但必须 100% 以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如准备金或美债)为抵押。同时为了保持行业内的竞争,也允许非储蓄性机构申请成为储蓄性机构,然后发行自己的稳定币。


3、税务和法律自治体


根据该法案,来自加密货币 200 美元内的资本收益将被免税。这个与参议员们最初考虑的 600 美元的门槛相比,这是一个变化。对使用加密资产购买商品和服务征税,并要求财政部针对分叉、空投、挖矿、质押等行为相应征税。


DAO 将被承认为税法下的商业实体。一个 DAO 必须根据司法管辖区的法律适当地注册,这可能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合伙企业、基金会、合作社或类似组织。


4、对加密资产交易所的监管


包括交易所必须向 CFTC 提交申请并获批,交易所不能提供任何涉及加密资产的衍生品服务,只能为那些不受操控的加密资产提供交易服务,在提供交易服务时必须细致考虑加密资产的目的、创造方式、共识方式、管理结构、持有者分布、功能等因素。交易所托管的属于客户的加密资产必须和自持资产分开管理;严禁将客户托管的加密资产或法币资产用做其他目的,等等。


5、消费者保护


法案在保护消费者方面新修订了大量条文,包括事前的信息披露,征求消费者同意,加密资产相关的源代码,加密资产重复抵押和借贷等。要求美国审计总署在 2023 年 3 月前提交报告,研究将加密资产纳入美国养老金的利弊、相关的资产配置建议、风险和所需的投资者教育与培训。


6、其它研究性约束


要求法案公布后一年内,财政部、CFTC、SEC 需要共同提交一份报告,分析 DeFi 在美国和全球其他国家发展的现状,DeFi 的机会和挑战,DeFi 的费率和流动性,透明性以及安全性。法案特别提到,国会认为区块链结算远快于传统结算,这可能导致支付结算向加密资产领域的转移。


配图14:Regulator Framework for Cryptocurrencies


这张全球加密资产合规图来自美国国会研究中心资料库 Law Library of Congress,关于加密货币立法的研究资料这里时常有更新。就在这周三,美国参议院农业委员会(Senate Agriculture Committee)提交了一项法案(The Digital Commodities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2022),该法案将授予 CFTC 对符合商品法的加密货币交易的“专属管辖权”。


加密世界一直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游走于现实世界之外,出乎意料的发展出来了一套平行的去中心化金融系统。真实的所有权、可移植性还有自识别性,这应该是互联网诞生之后,数字世界发展的必然方向。我们正处在 “数字化转型” 的关键时刻,能够与现实世界合法对接,才会有可期的未来。


四、未来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鼓动大家去收集木材、分配工作、下达指令;而应该教大家去向往宽广无尽的大海。去中心化、拥有数据、挑战权威,Web 3 已经在叙事上接近满分,况且底层技术区块链被全球大多数的科技投研机构与人工智能、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新能源存储、机器人自动化还有近太空探索并称为未来十年的颠覆性技术平台(在 2021 年 2 月的《未来已来 / 后疫情时代的美股科技趋势投资指南》有过详细讨论),这足以让创业者还有投机者热血沸腾。


但正如微软前研究主管 Kentaro Toyama 所言: “技术不是答案!在一个又一个项目中 。。信息技术放大了人类和机构获取更多利益的意图,技术的进步掩盖不了人性的缺陷”。我们是投入大量资金在技术平台上来创造新财富,还是用资本的狂欢来催生泡沫,把财富转移到少数投机者的口袋里呢?历史不会重演,但它却是押韵的。


4.1 创新周期


经济历史学家 Carlota Perez 在其著作《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and Financial Capital: The Dynamics of Bubbles and Golden Ages》中阐述了创新周期理论。她表示过去几乎每一次重大的创新变革,都伴随着金融泡沫


创新周期通常会持续 50 - 60 年,每个周期都有四个阶段。首先,一波重大新技术的浪潮,导致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发生巨大变化。Perez 称其为基础投资期(Installation)的 20 - 30 年,这些资金主要来自追求快速回报的投机性资本。这个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时代导致了泡沫,并以惊人的方式破裂,


随后是 Perez 所称的转折点(Turning Point)危机时期;这一阶段的经济和社会动荡持续时间从 2 到17 年不等,政府会为恢复正常作出了许多努力,通常涉及管制过度金融化的行为或刺激生产和就业。


当危机结束时,周期的第三阶段就开始了,它包括 30 年左右的稳定经济增长,高水平的真实投资回报,这是一个由生产资本(而非投机)提供资金的经济。Perez 称之为部署回报期(Deployment)。它被视为一个黄金时代:一波繁荣的浪潮,提升了每个人的财富,包括那些几年前还觉得被抛在后面的人。


最终,技术机会耗尽,市场饱和,资本流向其他地方,为下一场新兴的技术革命提供资金,周而复始。


配图15:A 60-Year Cycle of Capital


这期间,许多较小的技术周期被合并为一个。看看正在发生的信息革命,它经历了许多阶段,每个阶段都由新一代技术主导。大型机、个人电脑、互联网和万维网(Web 1.0)、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Web 2.0),现在可能还有加密货币(Web 3)和元宇宙(Metaverse),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创新、投机、破产和成熟的周期。


Perez 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真正的技术革命必须伴随着大量新基础设施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建设了运河和公路网;第二次工业革建设了铁路、港口和邮政服务;第三次工则兴建了电力、水力和配送网络;石油时代兴建了州际公路、机场、炼油中心、酒店还有汽车旅馆;信息时代就是芯片制造厂、无处不在的电信基站和数据中心。


那么,当下的 Web 3 是一个新的子周期的基础投资期,还是前一个子周期的泡沫期(Turning Point)呢?有一种判断方式是看投资的性质,丰富的金融资本是否正在建设有用的基础设施,就像我们在前几个周期中看到的那样。我们看看下面这份 2022 Web 3 垂直行业投资报告就可以略知一二了!


配图16:Web 3 Investment Trends Report 2022 by INN Mind


其实,Chris Dixon 那个 Token Netwrok Effect 效益,也完全满足 Perez 的创新周期论,一个单独的项目能否存活,要看早期代币的募资是否有用来加强平台的基建,在 Turning Point 之后的收入来自生产资本,而非前期的投机资金。


4.2 泡沫后的幸存者


最容易与这轮 Web 3 投机狂潮类比的,就是 2000 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什么样的公司幸存下来了?Web 2.0 概念的提出人 Tim O'reilly 在《Why it’s too early to get excited about Web 3》一文中列举了详细特征:


  • 所有幸存下来的公司都在赚钱。以 Amazon 为例,虽然它没有利润,但是拥有巨额的自由现金流,还有其背后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开拓力。未来收益和现金流的模型支持了它们的高估值。


  • 他们都拥有数千万的用户量。而且用户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到了数亿,最终是数十亿的日活跃用户,巨大的用户覆盖才能普及改变世界的新服务。


  • 他们都通过搭建的基础设施,拥有的数据和差异化业务模型,构建了独特和持久的资产。


  • 在下一代科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并不都是后起之秀,Apple 和 Microsoft 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过渡。Apple 甚至引领了下一代的过渡。


请记住,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间还早。那时 Google Map 还没被发明出来,iPhone 和 Android 也没有,在线支付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 Twitter 和 Facebook,没有 AWS 和云计算,我们今天所依赖的大部分产品和服务都还不存在。


Web 3 的布道者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这个行业还很早期”!确实,去中心化的体验是用户增长的最大绊脚石。Metamask 的月度活跃用户才刚超过 3000 万;以太坊现在每天只有 110 万左右的交易量,一年前还有 120 万;对比有十个多亿日活的 facebook 帝国,这些数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Web 3 确实很早期,目前只有交易所和钱包进入了千万用户俱乐部。


参考互联网泡沫生存游戏的特点,在 Web 3 的应用端,极有可能还是现在的科技巨头们通过巨大的用户覆盖和便捷的体验,在法律框架明确后,创造入口级别的产品,最后带动生态发展;靠共识驱动的区块链协议层,每一次周期之后还能幸存下来的,必定是最后的幸存者,市场自然会让流量集中化。


配图17:比特币价格与 Web 3 的创新周期


最好的例子就是 Square(现在改名叫 Block)和 Stripe 等公司,他们一样对加密技术感兴趣,相对于更传统的支付公司或者是银行业务,它们处于有利地位,如果他们也大举进入,会对行业和中小型的创业公司有什么影响呢?这都是在选择方向上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4.3 应用方向的演化


我的个人理解,Web 3 不会成为下一代互联网,Metaverse 才是。Web 3 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子集,用来处理数字货币、数字资产还有数字身份、社会信任与组织协作的问题,到时可能都不会再用 Web 3 这个名词。关于 Web 3 与 Metaverse 的关系,在上一篇《数字重塑人生 / 理解即将被 Metaverse 与数字转型重构的世界》有详细的论述。


配图18:Web 3 与 Metaverse 的关系


那么 Web 3 的下一步会是什么?Electric Capital 今年三月在他们最新一轮的募资公告中,给出了一些很清晰的方向,在他们的基础上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一些简化。


大幅提升体验的终端应用


Better Wallets 


钱包是 Web 3 世界的真正入口,和浏览器一样重要。Square 的 Cash App、Paypal 的 Vemno,Meta 的 Novi(几经波折悬而未决的数字钱包)还有 Robinhood 甚至是 Stripe,除了传统的数字货币交易所之外,金融科技巨头都会围剿这个领域。也不排除 Google 甚至是 Apple 都会进入这个领域。


钱包不是中心化交易所,需要用更好的移动体验来重塑 Mobile DeFi & NFTs。在小的创业团队里面,可以看到 Zerion、Zapper 还有 Rainbow 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前面分享过的 TBD 的 Web 5 设计中,特意采用了 DWA 的概念来改进移动端 dApp 的体验。


Crypto-enabled games or apps


把加密技术隐藏到游戏和应用的后端,在前端给用户简洁和中心化的体验,感觉不到在和区块链交互,让游戏和应用内的资产在链上流动就行。StepN 算是一个不错的例子,这个方向上还会有更多优秀的产品出现。


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


Web 3 世界最大的基础设施以太坊 2.0 预计在 2022 年 9 月完成主网 Merge(升级合并),伴随着非以太坊 L1 和以太坊 L2 的持续改进和增长,去中心化的整体性能将提高。


Decentralized computation


其实中心化云计算 AWS、 Azure 和 Google Cloud 都是当今 dApps 技术堆栈中的关键参与者,还有边缘计算公司 Cloudflare 甚至推出了完整的 Web 3 节点方案。已经开始看到计算需求正从那些专注于索引、运行后台任务、存储公共/私有数据、服务 RPC 请求的专门网络服务中分离出来,帮助区块链提升效率的去中心化设施会有更多成长机会。


Verified frontend hosting


前端代码托管是 Web 3 架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大部分的 dApp 不需要后端,通过脚本与区块链交互。黑客可以针对 dApp 前端植入恶意代码攻击,尽管这些智能合同是完全安全的。经过验证的前端托管将有助于确保当用户通过他们的网络浏览器与 dApp 交互时,它是安全构建的官方版本。这样的服务将降低开发人员的安全负担,提高可用性和可信度。


Security & Develop tools


合约代码的安全性检查是 Web 3 开发生态中最重要的环节,几十亿美金的资产被合约锁定在区块链上,一失足则成千古恨。系统性的安全检查以及和 Web 2 一样成熟的开发平台,在 Web 3 生态中是急需的。


DeFi 领域


作为推动区块链行业第二波浪潮的 DeFi 应用,算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一个领域了,产品琳琅满目,各种衍生品、合成资产、算法稳定币,能靠合约代码写的都能干。所以 DeFi 目前的问题不是产品丰富程度,而是用户规模、安全与合规。


DeFi on non-Ethereum chains 


主流的 DeFi 应用基本上都会支持以太坊的 L2 生态,但对非以太坊生态的支持还显得不够。对于下一波进入 DeFi 的用户来说,非以太坊可能是一个更便宜的入口,这里也隐藏着给这些新用户提供不同特性 DeFi 服务的新机会。


More cooperating with traditional finance


如果是 WBTC 是中心化数字资产在 DeFi 世界的一种尝试的化,那 USDC 这样的中心化稳定币就更是。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发行与合规,将更多的传统金融世界的资产,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来封装,这里面有技术问题,最重要的是法律问题。


不过相信在最近一两年之内,美国和英国一定会推出对应的立法来规约 DeFi 与稳定币的使用。在有了清晰的法规之后,会极大程度推动去中心化金融在现实世界的整合。


NFT 领域


可以预见 NFT 将是 Metaverse 中数字资产的最佳载体,它确实能够把创作者从平台的捆绑中解放出来。预计会有更多创作者在自己社区中拥抱 NFT,因为他们已经发现,向粉丝直接销售数字商品的变现方式更酷和更有成效。主流的电商服务 Shopify 会支持 NFT Tokengated 模式、社交应用 Instagram 也会内置 NFT 展示,这都会把 NFT 推向主流大众。


Pricing mechanisms for NFTs


目前的 NFT 主要靠 OpenSea 这样的中心化交易所定价,Uniswap 宣布今年九月将推出去中心化交易 NFT 的功能,可以拭目以待。我们需要非交易所的定价策略,这样才能解锁 NFT 的更多金融用途。


NFT financial derivatives 


与现实世界中的资产一样,相信 NFT 会拥有期货市场、对冲期权、保险和其他的金融衍业务,建立在 NFT 之上的金融产品将使 NFT 更加有用,前提条件是需要有合理的去中心化定价机制。


Discovery platforms & Verticalized marketplaces


在 NFT 的种类繁荣后,被发现和有专用的二级市场来交易,就显得十分必要。例如现在的数字艺术品市场,还有 X-to-Earn 的内部市场,以及未来的各种会员、票据之类的可交易凭证。


Membership & Creator guilds


会员凭证将会是 NFT 的极佳应用,它将是数字社群连接现实社群的利器。DAO 可以用它来共享资源、创作者可以用它来维系忠诚粉丝,就连品牌也可以用它来做忠实客户的连接工具。


Physical to digital bridges 


作为万能数字凭证的 NFT,很显然它有连接现实世界凭证系统的责任。会员权证、票务这种有交易流动需求的物理凭证,很容易用现在的 NFT 来实现;但对于个人身份证明、医疗记录、社会关系、信用证明等等,我们就需要用新的机制了。


在第三节中提到的 soulbound(SBT)就可以用来完美地满足这些需求,我们可以暂且认为这是 NFT 2.0。据相关人士透露,有望在今年年底确定协议标准。这将是一波巨大的机会,因为整个 Web 3 世界缺少的是实用性,在 Metaverse 普及还是美好的愿望之前,连接现实世界才能有效扩大用户规模。


支持 DAO 的服务


Treasury management


DAO 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通过分布式决策有效地管理它们的资金,这里会有复杂的金库结构,多种代币,还需要支持提案和决策。目前 Gnosis Safe 应该是使用最广泛的多签钱包,还有 llama 这种集成度更高的工具,需要更多的专业工具进入这个领域。


Governance aggregators


目前 DeFi 的聚合器已经有了优秀的产品,用户可以一站式访问各种合约工具。很明显 DAO 的治理也需要类似功能,在不同的 DAO 之间切换,把不同产品的功能组合起来,可以聚合成员信息等等。但如果要把 DAO 类比成公司来提供管理系统,那目前基本上就是从零开始了,因此这条路线机会无限。


DAO discovery 


DAO 的创建速度正在呈指数级增长。最大的 DAO 控制着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国库,发放赠款,并雇佣大型团队。相比之下,最小的 DAO 可以是一小群人,他们集中资源购买 NFT。这个时候需要允许更多用户发现和探索符合他们需求和兴趣的 DAO 的平台,好在新版的 Zapper 已经开始提供 DAO 的探索功能了。


大家都在预测这一轮泡沫之后,市场爆发的起点会在哪儿?从全文剖析之后的结论来看,我们有赖于体验优秀的入口级应用快速增长,这里需要科技巨头的助力;其次是和现实世界的连接增强,这里需要政府立法的加速。在以上两点具备后,才会推动 NFT 的更加实用化和流行,有了合法身份的 DAO 才能无障碍地成长,至于 DeFi 则很有可能成为 FinTech 企业后端的金融武器,继续被用来和传统金融业作斗争。


回到全文开篇的定义,区块链与加密技术具有典型的双重人格,我们在全力拥抱的时候也要时刻保持怀疑。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东西有待创造,让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 Web3 的愿景中那些不涉及投机和炒作的部分、例如解决信任、提升效率、改进体验还有去中心化金融等难题的部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打破加密技术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隔阂,建立数字与现实的强大接口。


正如知名专栏作家 Matthew Yglesias 在谈到住房不平等时所说的那样,“要让一个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积累持久的资本而变得富有。” 让这个新的数字经济体系可以真正创造财富,创造改变生活的商品和服务,这样才能让每个人的生活在这轮创新的成熟期实际受益。


参考

What is Web3? Here Are Some Ways To Explain It To A Friend - Consensys

Why web3 matters - Chris Dixon

Crypto Tokens: A Breakthrough in Open Network Design - Chris Dixon

Decentralized Finance: What It Is, Why It Matters - Marvin Ammori

NFTs and a Thousand True Fans - Chris Dixon

A simple guide to the Web3 stack - Coinbase

Why Build in Web3 - Jad Esber and Scott Duke Kominers (HBR)

Web3/Crypto: Why Bother? - Albert Wenger

Why it’s too early to get excited about Web3 - Tim O’Reilly

Cryptocurrencies: A Necessary Scam? - Matt Stoller

My first impressions of web3 - Moxie Marlinspike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tech - Noahpinion

Are We on the Verge of a New Golden Age? - Carlota Perez, Leo Johnson, and Art Kleiner

Soulbound - Vitalik Buterin

价值捕获 | Web3公司的收入都去了哪? - FutureMoney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NDIGO 的数字镜像 (ID:indigo-dm),作者:JEDI LU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