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回答狗狗币联合创始人比利·马库斯的问题时提到,他已经将自己的大脑上传到云端,并已经与自己的虚拟版本交谈过。
马斯克评论发出后,很快引发了国内科技圈内关于“大脑如何上传云端”的讨论,360公司创始人兼CEO周鸿祎便连续发布两条微博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脑机接口可以用在临床医学上,用来治疗和帮助一些残障人士、精神疾病患者等,但在广泛的人类世界使用脑机接口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人类社会的数字化,整个社会的数字化,甚至人的数字化,都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周鸿祎表态自己是积极拥抱数字化的,但对于脑机接口这项技术,却持有保留态度。“脑机接口一旦把人连上网,就像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就很有可能会引来一些人研发并利用网络攻击技术,来入侵你的大脑。那时候我们是不是还得研究人脑的防火墙和人脑的杀毒软件?还得用我们的人脑安全卫士给他查杀一遍。”周鸿祎表示。在他看来,“脑机接口技术将是对全球数字安全的巨大挑战。尤其一旦人脑开始联网,大脑数据的安全也将成为一个新的命题。”
对于大多是数科幻读者而言,将大脑上传至云端的情节并不陌生,在赛博朋克文化主题相关的影视、游戏作品中,透过网络与意识体对话的场景曾多次出现。事实上,将人脑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间建立连接通路并实现信息交互并非“玄学”。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对脑机接口的定义为,在大脑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全新的不依赖于外周神经和肌肉的交流与控制通道,从而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
马斯克与其他八名联合创始人于2016年成立的Neuralink正是一家研发植入式脑机介面技术的公司。此次马斯克在推特上的回复似乎也在暗指Neuralink所实现的技术突破。马斯克表示,未来脑机接口技术能帮助解决人类身体带来的种种限制,例如能够帮助四肢瘫痪的人使用手机,甚至是再次行走。
《Nature》(《自然》)杂志曾于5月报道了一种皮质内的脑机接口,可从运动皮质的神经活动中解码试图书写的动作,并将其实时翻译成文本。在该研究中,脑机接口使用神经网络将神经信号翻译成字母,使一名颈部以下瘫痪的男性能以每分钟90个字符的速度书写,准确率达到94.1%。
不远的将来,马斯克所说的“人工智能共生”并非完全不可能,但目前神经科学的根基尚且不稳。在中国,脑机接口概念股正处于风口。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发布的《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白皮书(2021年)》显示,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将逐步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机器的存储和运算能力,融合人脑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以推动人工智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脑机智能融合。
虽然仍然饱受质疑,也可能面临着科学伦理、技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但脑机接口相关的技术,也正在医疗等特定领域不断萌芽生根,并开始走进一部分特殊群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