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互联网告别黄金时代,阿里的“远中近场商业布局”能拓宽护城河吗?

2022-07-21
关注
摘要 资本市场关心的是,阿里大举投入的多元化业务、基础设施能否收获成效,以及这背后商业化变现的时间节点何时到来?

记者 | 程璐

高速增长,曾是过去20年互联网行业的关键词,但随着流量红利消失,行业竞争加剧,各家互联网巨头的业绩增长普遍趋缓。无数互联网人怀念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阿里也是如此。其最近几个季度的财报显示,淘宝天猫GMV增长幅度下降至个位数,甚至出现了历史上首次单月GMV下降的情况。

更显著的变化还在于,阿里不再强调增长速度,而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并主动下调收入预期、降本增效。至于如何才能实现高质量增长,阿里找到的答案是,通过更全面的商业模式、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带来新增量。其中“远中近场商业布局”及“确定性的履约系统”成为阿里近期强调最多的两项内容。

经过多年发展,阿里已从过去的淘宝天猫“远场商业”,走向“远中近场相结合的综合商业”——以淘宝天猫为核心,旗下天猫超市、饿了么,以及淘特、淘菜菜等业务矩阵联动,打通线上线下消费场景——这是阿里眼中未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而疫情对电商物流的影响,促使阿里对过去并不擅长的高频近场零售领域,以及履约系统的建设,开始大手笔投入。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确定履约能力的重要性,“确定性地保障供应链和物流的稳定和畅通,商业才可能稳定经营。”

但投入就意味着成本。资本市场关心的是,阿里大举投入的多元化业务、基础设施能否收获成效,以及这背后商业化变现的时间节点何时到来?

用履约能力抢用户

早在三年前,阿里便将远场与近场的业态衔接,进行履约体系的建设与实验,今年散点多发的疫情则让场融合加速。

阿里在远场电商已占据明显优势。其财报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阿里国内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10亿,用户规模保持着较快增长。但淘宝天猫组织合并以来,业务方向从过去的实物电商改道全场景的覆盖,对业务模式、物流和用户体验都提出了更多挑战。

天猫食品&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激云表示,疫情让阿里意识到,当某一个城市有突发状况,远场电商的体验和效率无法发挥;传统近场电商的布局虽能覆盖最后一公里,但前置仓单元的后续补货和整体运作,都会受到极大制约。

因此,阿里提出了“中场”的概念,即以城市为支撑点,搭建一系列的城市仓网结构,作为履约的中间层。

其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建设城市仓,可针对前端近场电商进行货品补充;二是推动天猫后台和商家库存系统、发货仓系统打通,实现高效履约。

过去淘系电商的业务模式多专注于前端,订单后续的履约工作主要交给物流合作伙伴或者商家完成。两三年前,阿里开始探索新模式,天猫订单直接推到天猫的仓库网络、仓配中心,通过打通菜鸟的能力提高履约效率。

今年618期间,大部分商家将他们的实际库存和配送能力与天猫后台进行了对接,商家分配给天猫的库存商品信息、仓配服务商以及分段进度等履约信息都可在后台看到。

按照激云的设想,如今直播电商的下单行为一般持续到后半夜,传统快递运力已经停止揽收,如果能打通仓配系统,天猫的订单生成后录入到物流执行单元,就可以充分利用后半夜的运力低潮时间,实现干线运输。

甚至标品的仓配履约,也可以采用类似滴滴打车的模式,由天猫发出询单请求,任何有库存、有履约意愿的单元,例如超市、便利店、经销商或餐饮店,都可以接单履约。

目前,阿里远中近场的多元化结合,已应用在生鲜蔬果、食品快消等重服务的履约场景上。饿了么本地零售事业部负责人熊斌表示,像“冰重急鲜”是近场电商强调履约的四大核心品类——即对温度要求高的品类、物流成本高的重货、对时效要求高的急品例如药,还有生鲜品类——饿了么对此投入了大量资源,希望用履约能力影响用户,未来即可解决送万物问题。

切换营销视角

除了强化履约体系,阿里面向客户的营销策略也在改变。

2016年,阿里曾提出“全域营销”概念,核心是用包含认知、兴趣、购买、忠诚在内的数字化消费者运营方法论,去增进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关系。

近两年,这一概念从线上扩展到多渠道全场景,同城零售也被纳入其中。阿里集团客户发展部快消美妆奢侈品行业总经理赛艋(花名)看到,过去阿里的营销体系多落在天猫域,以旗舰店为抓手,现在延伸到了天猫超市,并进入了饿了么和淘鲜达等场景,由阿里的多元APP矩阵提供支撑。

赛艋所在的集团客户发展部,则是从集团层面去服务各个企业,试图在合作过程中实现跨场景的顶层设计,从而复制到其他行业,实现规模化运营。

赛艋表示,从集团视角来看,天猫超市拥有很多高频购买的高品质用户,给了快消品牌很大的增长空间;饿了么和淘鲜达可满足即时性的消费冲动需求,让品牌开展基于地理位置区域化的精准营销;淘菜菜和淘特让品牌有机会往中等消费力方向走。

阿里希望将这些产品的数据分析能力全部打包开放给品牌,以实现全渠道的营销增长。“某饮料品牌在年货节尝试了天猫旗舰店+天猫超市品牌馆的联动营销,在年货节和双11时进一步经营会员,现在平销期都能占到品牌整体销量的60%,这也解决了很多商家抱怨的(问题),为什么手淘的投放产出比不如三五年前。”赛艋说到。

无处不在的竞争

不过,阿里对于远中近场商业布局的实践,也面临着内外部的双重变化与压力。

其竞争对手京东与美团都在电商和同城零售领域布局多年,且各有优势。京东以“重资产”建立起了物流基础设施,并在今年3月成立京东同城购业务部,拓展家和到店的业务场景,同步开始试水餐饮外卖业务。美团则通过庞大的地推骑手团队,以外卖业务切入闪购,“高频带低频”,反向进入电商。

在同城零售领域,品牌显然拥有更多选择,而阿里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也意味着成本提升以及毛利的损耗。

谈及竞争对手,赛艋表示:“竞对当然很重要,我们很尊重,也会相互学习,但第一要义还是从自身角度看,怎么在近场场景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熊斌则认为,最终这个赛道比拼的还是“效率”和“服务”两大基本功。

而在内部,全域营销体系需要全面调动阿里各个业务团队,与企业各部门合作。这与阿里各业务单元经营责任制上的板块治理模式是否会有冲突?与企业跨部门的深度合作又是否会遇到困难和阻力?

对此,激云强调阿里并没有改变过去团队作战、平台协同的方式,特别是天猫后台与商家仓库打通的背后,横跨阿里几个单元。

据他介绍,像此次618背后就涉及数亿级别的商品数据+上万个仓库,数据能力的搭建,要交给阿里的技术部门CTO中台来承担;物流履约接入了菜鸟的能力;数据反馈到前端的调整,则需要用户发展及运营中心,以及平台策略及运营中心共同配合。

而在企业端,不再仅仅是天猫与品牌电商部的合作,更需要集团一号位到各业务leader,全面深入了解全盘策略。

“如果我们跟对方CEO进行全面的对话,聊清楚双方未来三五年的合作方向,就能直接给相关业务带来增长和价值。”赛艋表示,从大商家身上跑通的解决方案将被模块化,应用到各种具体业务场景中去。

  • 阿里
  • 电子商务
  • 互联网电商
  • 市场营销
  • 天猫
  • 商业
  • 天猫超市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