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东北大学博士团队研发健身教练机器人

2020-04-10
关注
摘要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博士生龚佳乐及其团队研发的一款健身机器人,可以帮人们实现在家健身,告别“肥宅”的愿望。健身者只要在手臂、腿上佩戴轻巧酷炫的传感器装备,交互式的电子屏幕上便出现一个虚拟机器人,动作实时同步,还能测评健身者运动时的身体姿态和运动数据。

  因疫情宅在家中,想健身却没有专业器材和教练咋办?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博士生龚佳乐及其团队研发的一款健身机器人,可以帮人们实现在家健身,告别“肥宅”的愿望。健身者只要在手臂、腿上佩戴轻巧酷炫的传感器装备,交互式的电子屏幕上便出现一个虚拟机器人,动作实时同步,还能测评健身者运动时的身体姿态和运动数据。4月8日,媒体记者采访了龚佳乐和他的研发团队。

  “机器人”发损伤预警

  1991年出生的龚佳乐是东北大学的博士生,攻读机器人与人机交互方向。他和团队研发的这款“健身教练”机器人,主要通过传感器装备、交互式电子屏幕,来完成健身者与“教练”一对一的健身效果。龚佳乐介绍,健身者需要佩戴轻巧的传感器装备,设备分别绑在手臂、腿和腰间。传感器只有手表大小,设备穿戴十分简单,穿好后,通过WiFi连接交互式电子屏幕。这时,交互式的电子屏幕上便会出现一个虚拟机器人。不仅动作与佩戴者实时同步,还能测评运动时的身体姿态和运动数据,做错动作时还会出现运动损伤预警。一套动作结束,还能自动生成运动评测报表。

  通过收集走路形态

  分析人体健康情况

  龚佳乐有过多次带队参加创新大赛的经历,2015年,他创立了沈阳森之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曾研发出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的智能舞蹈教学系统。2019年,龚佳乐团队在动作捕捉上寻找突破口,在技术领域加入了5G运用,纳入了全套人体的信息采集和方案分析,大大提高了动作捕捉系统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他们研发的人体运动分析系统可通过收集人们走路形态分析人体健康情况,定位误差仅为3毫米,角度误差为0.5度,为医学科研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龚佳乐还升级了一款全自动评估系统,可代替教练辅助人们自主训练。

  龚佳乐表示,他还将带领团队拓宽市场,将动作捕捉技术应用至科研、体育、医疗、影视、生产安全以及人工智能多个领域,与全国30多家企业和高校建立合作。现在,公司营业收入年增长率达300%,核心团队成员也从5人增加到15人。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Angstrong 安思疆科技 Nuwa-XB40 视觉传感器

利用结构光3D成像技术获取深度图像,实现深度信息建模、手势控制、动作捕捉等不同人机交互功能,并专门针对机器人相关应用进行优化。

Forsense 原极科技 FSS-IMU614E-Q 通用IMU

是一款适应服务机器人,割草机,低速无人装备等市场需求的,高性价比IMU模组。标配输出三轴陀螺仪与加速度信息和高精 度姿态角。 高精度、高分辨率,可捕捉细微的震动与 倾斜。大量程的输出,让大动态下的动作 感知成为可能。所有模块出厂前都配置超 宽温域的精细化温补与独立标定,让每个 模块都能在各种极限工况下稳定发挥,同 时保证所有产品性能高度一致。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