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9日,总投资80亿元、计划为期7年建设的武汉光谷中心城项目正式拉开建设序幕,中轴线区域地下公共交通走廊及配套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目前,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拟用3年时间,将该项目建设成为地面地下、室内室外、功能布局、交通市政四维一体化的立体城。其中,在建设施工的地下管廊中,传感器的应用必不可少。
武汉光谷地下城建设示意图。资料图
据悉,该项目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包含地下空间、地铁土建预埋和综合管廊的地下公共交通走廊,二是包含道路及附属工程的配套工程。
据介绍,这座立体城在规划时,就融入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先进理念,如将建1条长23.5公里的综合管廊,成网布局,覆盖中心城核心区,避免道路经常“开膛剖肚”。同时,路灯杆上会安装不同的传感器,收集降雨、雾霾、交通等数据,最终形成中心城“超部门”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
城市地下管廊监测,资料图
延伸阅读:武汉公司开发新型智慧管网综合管理系统
2015年12月12日,全国30多家企业在武汉组建首个智慧管网联盟,计划借助北斗等高科技手段,摸清蜘蛛网般的地下管网,进一步保证城市地下管线安全。
大雨内涝、路面塌陷、气体泄漏爆炸,一次次事故拷问着城市地下管线安全。过去6年,武汉当地公司一直研发智慧管网综合管理系统。这套信息管理平台,除北斗定位系统外,还动用探地雷达进行“CT扫描”,摸清地下管网分布。“体检”后,利用传感器、大数据分析与核心算法,就知道哪些管网病了,哪些是亚健康,并用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一条水管的最大通过压力是1万吨,到8000吨的时候,系统就可以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