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重要的事,不是我们身在何处,而是我们要去往何方。——题记。
5月23日,滴滴公告称,将推进ADS(American Depositary Shares, 即美国存托股份)从纽约证交所退市。滴滴计划于6月2日或之后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FORM 25表格,以将其美国存托凭证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除名。这距离2021年6月30日滴滴在纽交所上市,整整过去了307天。
307天不仅改变了一家企业,更改变了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滚滚大潮。部分人一直期待或者说心存侥幸的“反转”并没有出现。这件事之后,很多人意识到,你也许能创造一家成功的企业,你也许能买对一只有价值的股票,但是你没有办法改变一个时代。
滴滴近况如何?
故事的主角是滴滴,背后是整个时代。那么,被反复捶打的滴滴,到底现状如何呢?
2021年6月30日,滴滴偷偷在美国上市,7月7日,有关部门责令滴滴整改,APP下架,新用户无法注册。直至今日,滴滴APP仍处在下架状态。
滴滴下架近一年之后,它的业绩如何呢?
5月2日,滴滴披露了2021年年报,2021年全年,滴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达1738.2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1417.36亿元同比增长22.68%。净利润方面,该公司全年亏损幅度较上年扩大,为493.34亿元。
从亏损原因来看,去年滴滴的亏损幅度扩大主要受投资影响。滴滴在第三季度确认了208亿元净投资亏损,这也导致其净亏损幅度的扩大。
从收入构成来看,国内移动业务收入仍占绝大部分,2021年实现1605.21亿元,占总营收的92%,较去年同期增长20%。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滴滴公司的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增长较为迅速,分别同比增长55.25%和68.18%。
2021年第四季度核心平台交易量达27.91亿笔,其中国内出行板块交易量达23.07亿笔,国际交易量为4.84亿笔,国内交易量环比微降2.1%。
也就是说,在官方APP下架整整半年的情况下,滴滴的国内移动业务仍比上年增长了20%,意味着这家企业仍有较强的增长潜力。一旦它从美股退市,在港股或其他第三方市场重新上市,或将卷土重来。
滴滴的背后 是一个时代
在滴滴之前,事实上中美在上市公司“审计底稿”问题上就存在分歧。
根据美国2020年签署的《外国公司问责法》,凡在美股上市的外国公司,都必须受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其审计工作底稿的检查。如果外国公司连续3年未能通过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审计,将被禁止在美国任何交易所上市。
全球范围内,仅存四个司法辖区的会计机构无法直接审查,即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法国和比利时,后来上述问责法案几乎成为专门针对中概股的法案。据PCAOB官网的数据,在法案正式签署前,PCAOB无法获得审计底稿的276家上市公司里,九成都是来自中国的企业。在美上市中国企业何去何从就成了这两年人们关注的焦点。
滴滴在这样的背景下偷偷上市,把中美双方监管机构顶在了杠头上。适逢中美相互关系遭遇数十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滴滴既是催化剂,又是火药桶。其上市仅7天之后,官方APP就被下架,意味着无论合还是分,滴滴都将是转折点。
在滴滴事件悬而未决的过程中,在美上市中国企业纷纷开启了赴港“二次上市”的浪潮。汽车领域包括小鹏、理想和蔚来。其中蔚来甚至同时在港交所和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且两次都是“介绍上市”,也即不需要融资。蔚来在港股上市说明中直接明言:“公司目前拥有近600亿充足的现金储备,短期内没有迫切的融资需求。此次通过介绍上市登陆港股,目的是为公司投资者提供备选的交易地点,缓释地缘政治风险,扩大投资者群体”,意味着以蔚来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主动规避这种地缘政治风险,是这些企业最好的选择。
如今,滴滴正式宣布从美股退市,意味着一扇新的时代大门正在开启。
原文标题 : 滴滴退市!没有“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