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押注数字能源,能否让华为有质量地活下去?

2022-04-27
关注

文 / 一灯

出品 / 节点财经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一书中写到,“这是最坏的年代,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失望之冬,这是希望之春;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面前应有尽有。”

百年后的今天,“大分化”又一次站上前所未有的风口——少数有着资源、体制和科技综合优势的国家和企业,乘风而起,引时代之先,多数则泯然众人,慢慢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当下,俄乌战争进行的正酣,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一路飙升,缺煤少气的欧洲瞬间被逼到两难境地,也给世界各国敲响“警钟”。

但在另一边,冲突又促使大小经济体加快能源转型步伐。彭博能源数据和分析部门BloombergNEF的分析师 Ethan Zindler表示:“从长远来看,这对能源转型来说是个好兆头。”

我国早于2021年初便确定了双碳目标,即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以智能化、数字化构建底层逻辑,挥戈前进。

如此,一个融合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电子电力技术的亿万级产业——数字能源应运而生,更被全球视为未来三四十年的确定性发展趋势。

大势已至,摧枯拉朽。总有一些商业嗅觉灵敏的企业会提早感知变革信号,且为之深挖地、广积粮,比如华为。

不过,根植于自身,在这个节点把老本大张旗鼓地翻出来,华为却也有众所周时的“苦衷”。

/ 01 /数字能源,万亿赛道“开拔”

能源的数字化赋能,在国际上早有成功先例。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能源消费行业严重“内卷化”,境内有超过26万座加油站,大批生产过剩的炼油厂,传统石油公司挣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盈利能力每况愈下,但消费者却囿于其固有缺陷,无法享受到实惠的油价。

诞生于1986年的FleetCor,通过架设通用支付系统,向商用车车队发行加油通用支付卡,将车队与加油站彼此连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上游产能过剩与下游渠道失衡的现状,并从中获得发展先机。

如今,双碳背景下的中国能源行业面临着与美国当年类似的困境。

一方面,受技术装备、运行管理、工艺路线等客观因素制约,我国能源行业能耗效率较低、交付成本过高,消费者长期承受高昂的价格,产业链公司却动辄“失血”。

根据2020年数据,中国单位GDP能耗大约是美国的2倍,日本的3倍,英国的4倍。

另一方面,作为制造业大国,长期、大量的高碳排放后,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未从根本上解决,清洁能源迫在眉睫。

节点财经了解到,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于2009年、2005年超过美国,稳居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但在严峻形势的背面,蕴含着的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节能减排市场。

遵人类社会演进的方向,这次的能源转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碳中和、低能耗、绿色环保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既代表着传统化石能源主脉络的消解,也昭示着一个以新能源为驱动的时代开启。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研究报告,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同比名义增长9.7%,是当前最具活跃度、最具创新性、最具辐射力的新经济形态之一;同期,我国能源消耗量已经占据了全世界的20%以上。

也就是说,两者交叉衍生出的数字能源将是一个万亿起步的市场,诸如风光发电、储能、充电、工业与建筑节能、站点与数据中心节能、配电网等,都是个中场景之一。

现如今,“光伏板上发电、光伏板下牧羊,让荒漠变绿洲”,不再是诗意的畅享,得益于数字能源助力,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正在大西北干旱的地表上肆意蔓延……终有一天,荒漠变成绿洲。

崭新周期大幕轰然开启,谁会是未来最亮的北极星?且不论阳谋还是“阴谋”,华为重仓数字能源的决心表露无遗。

/ 02 /重仓数字能源华为“硬实力”几何?

御风逐浪的数字能源赛道,华为看似“新兵”,实则“老将”。

虽然其在该领域的名头远不如通信产业响亮,但摸爬滚打的时间已有二、三十年。

默默地打个“call”,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伍德麦肯兹发布的《2020全球光伏逆变器供应商市场排名》,华为、阳光电源和SMA占据出货量前三。

进一步地,华为从2015年起便牢牢把持头把交椅,地位之稳固甚至胜于基站市场。

其实,华为早在2013年便进入光伏逆变器行业。更早的1995年,华为还成立过专门生产电源设备的公司——华为电气。

虽然后来这家公司在2001年被卖给了美国的的艾默生,但从华为体系出来的众多技术骨干却散作满天星,以创业者的身份,一路成长为中国能源领域的中坚力量,比如市值千亿的汇川技术,创始人朱兴明曾经任职华为电气产品总监,欣锐科技创始人吴壬华、麦格米特创始人童永胜,都曾担任华为电气副总裁一职。

换而言之,华为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能源行业。

2021年6月,华为数字能源技术公司正式亮相。相较众多跨赛道选手,华为所做的更像是一次组织升级,将过往的业务装进一个“篮子”里,表明对数字能源的重视状况加深,也为后面的战略规划和研发投入做好统筹,及时应对市场层级的复杂性。

而在节点财经看来,华为发力数字能源的底气仍然在于硬科技实力。

依托多年在信息通信领域积累的数字技术和电子电力技术,华为本身具备为合作伙伴提供包括从固网到无线的全场景智能站点、从边缘到云的智能数据中心等能源解决方案的能力,帮助运营商实现绿色高效、安全可靠和智能营维。

图源:华为官网

举个实例,一座100兆瓦的光伏电站,占地面积相当于100多个足球场,按照传统的做法,企业要花费两个月才能完成人工巡检电站里的组件检测,但在应用了数字能源技术的智能光伏电站,轻点鼠标,不超过20分钟就能搞定。

2022年,华为再度清晰化数字能源的发展路径。公司在2021年财报中单独列出了该板块,且为其擘画蓝图:致力于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清洁能源与能源数字化,推动能源革命,共建绿色美好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华为最新公布的业务架构中,数字能源与运营商BG、海思、华为云等并肩齐驱,晋升为一级业务,重要性自然不在话下。

/ 03 /数字能源能否成为华为的“诺亚方舟”?

诺亚方舟的故事源远流长。为了让心地善良的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陆上的牲畜、鸟兽能够躲避一场因神惩罚恶人而造的洪灾,上帝指示诺亚建造了一艘长方形大船,最终得以幸存。

后来,人们常用诺亚方舟比喻危难时刻的救命稻草,或者生命获救、生命重生的意义。

今天的华为,很难。2021年营收下滑28.6%至6368亿元,消费者业务在多轮制裁后,已降至2019年的一半规模;华为海思2021年收入骤减76%至15亿美元,已跌出全球前25名半导体供应商。

图源:华为财报

有质量地活下来,一如去年、前年,是这家通信巨头的卑微诉求。

然而,“卖卖卖”终不是长久之道(2021年华为出售荣耀和朝聚变),多建造几艘“诺亚方舟”才是。

就像轮值董事长郭平在华为2022年新年致辞中所言:加大数字能源根技术投入,发展清洁能源与推动传统能源数字化双轮驱动……仅靠节衣缩食实现不了高质量生存,坚持战略投入,强大自身才有未来。

从各种举动看,数字能源于华为正是“诺亚方舟”般的存在,增收的关键突破点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华为数字能源板块目前约有6000名员工,研发员工占比60%,在中国、欧洲、亚太等地设立了12个研发中心,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财务上,华为数字能源业务大概保持着每年20%的增速,2020年收入达377亿元,2021年再度增长超30%,保守估算在500亿左右。

按照华为给出的业绩指引,智能光伏军团2022年收入200亿元,利润40亿元,2023年收入300亿元。数据中心能源军团2022年收入150亿元,利润30亿元;2023年收入225亿元,利润45亿元。

也就是说,今年仅仅数字能源中的智能光伏、数据中心能源就能为公司贡献约350亿元的收入,其他还有站点能源、车载电源、模块电源等。

近景很好,远景也很好。可正因为如此,这一赛道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中兴通讯、工业富联等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纷纷为数字能源设立独立部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石化、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建、国家电投等一众能源央企亦如过江之鲫,投身数字能源的大潮。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数字能源、光伏、新能源、能源管理系统”相关现存企业(注:企业名、品牌产品、经营范围)共116.36万家,其中2021年新增5.67万家,同比增长154.93%;名称中含有数字能源字眼的相关现存企业共159家,其中2021年新增93家,是2020年的8.45倍。

这意味着,比之过往,“先行者”华为面临的竞争压力不可同日而语,“诺亚方舟”之旅平添几分变数,若要说为公司大几千亿的营收扛鼎砥柱,还为时尚早。

但不管行业博弈如何,我们深信:数字能源产业已行进在康庄大道上,就像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开篇中写到的:“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原文标题 : 押注数字能源,能否让华为有质量地活下去?

  • 华为
  • 新能源
  • 能源
  • 能源管理系统
  • 年薪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维科网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华为海思入局UWB,产业今年迎来爆发期?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