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张可心
编辑 / 杨洁
人到中年的徐峥,也被卷入了“TST庭秘密”的漩涡。
4月22日,国内知名导演、演员徐铮的名字登上了微博热搜。前一天停留在热搜榜上的明星,则是其妻子陶虹。而他们的热搜内容均与另一对明星张庭夫妇创办的“TST庭秘密”品牌涉嫌传销相关。有网友爆料称,徐峥曾参与张庭公司的产品宣传,是TST庭秘密“峥酒系列”形象大使。
尽管很多人对徐峥抱有好感,但其还是顿时陷入了负面争议之中。从在话剧和电视剧、电影中扮演“小人物”起家的徐峥,现在身上的标签早已不是单一的“演员”这么简单。从“囧”系列电影到《我不是药神》,徐峥已经晋升为国内知名的电影监制、导演,也是市场上最具商业价值和资本运作能力的电影人之一。
徐峥善于把握商机。从当年《泰囧》开启其商业化之路,到将《囧妈》出售给字节,徐峥的资本操作,每一步都走得精明,但背后都伴随着争议。
(图/视觉中国)
“药神”当年也卖酒?
随着徐峥的名字登上热搜,不少“峥玖”品牌的宣传资料也在网上悄然传开。“大家好,我是徐峥,峥玖·醇玖,真正的好酒,祝峥玖大卖。”在流传的一段视频中,徐峥站在酒柜前,双手伸出大拇指,为“峥玖”献上祝福。
2018年,徐峥导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让他的口碑一度“封神”。但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在电影热映时,TST庭秘密的官方网站曾发布了一篇题为《喝红酒,选TST“峥酒”》的文章称,该品牌不需要蹭电影热点,因为“徐峥是我们TST的老板,峥酒就是以他名字命名”。
一直以来,大众都熟知,经常为TST庭秘密“站台”的陶虹是张庭夫妇的好友。同时,陶虹也是TST庭秘密的股东之一。
近日,上海达尔威被认定构成组织策划传销违法行为,合计罚没2098万元,张庭夫妇持有的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耀路28号的价值17亿元96套房也被查封。
据媒体报道,陶虹从张庭夫妇经营的达尔威公司5年共分红4.2亿元,其中后3年的2.6亿分红应该是达尔威处于传销阶段的分红。目前,陶虹已要求从该传销公司退股。
陶虹100%持股的北京最陶然公司表示,所谓“分红4亿元”只是传言。不过,据报道,石家庄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士透露陶虹确与此事有关,事件正在调查当中。
但实际上,相比于频繁做客张庭直播间的陶虹,徐峥与张庭的相识更早,联系也颇为密切。
2003年,徐峥与张庭合作了一部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据张庭和陶虹后来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分享,也就是在那时,张庭和陶虹通过徐峥结识,成为了好友。那时候徐峥还没有成为国内首位“十亿票房”导演,陶虹也在本本分分拍戏。但张庭的明星丈夫林瑞阳彼时作为地产大亨,据传已是身家百亿。
2014年,张庭说,在丈夫的熏陶下,自己也带着徐峥夫妇一起炒楼,“赚了上千万”;同时她还准备拉着徐峥、陶虹一起做美容产品,而其筹备的就是TST庭秘密品牌。当时徐峥已经是手握“华语电影票房冠军”的大导演,但徐峥夫妇还是选择了对其进行鼎力支持。其中,陶虹通过北京最陶然公司,直接、间接合计持有了上海达尔威6.6%的股份。
据公开信息显示,徐峥本人并未持有上海达尔威的股份,但他仍然积极为其推出的酒品牌和产品站台。天眼查显示,TST庭秘密的运营主体上海达尔威贸易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曾在2017年申请注册了多个“峥玖”“峥醇”“峥粹”“峥臻”等商标,国际分类涉及酒、啤酒饮料。
同年底,有媒体曾报道称,张庭与徐峥共同前往意大利品尝红酒并参加活动,张庭也在微博文案中首次提及了“峥玖”品牌。
现在在电商平台上,依然能搜到“峥玖”品牌,且大多数产品宣传语中都还带有“徐峥导演推荐”的语句,但产品销量都不高。事实上,近年来,随着TST庭秘密由于涉嫌传销屡被质疑,徐峥就很少公开为其品牌站台了。
只有陶虹或许因为持股等因素,依旧公开与张庭保持着密切来往。两人一同出席公司年会,一起喝交杯酒以示“闺蜜”情谊,陶虹还频繁出现在张庭的直播间里为品牌助力。此前在网上流传的一份视频中,在两人为品牌站台时,台下有声音问“TST与陶虹有关系吗”,陶虹也曾大方表示,“跟我当然有关系了,是我们自己做的企业,是我们的骄傲。”
(图/视觉中国)
2021年11月,上海达尔威被曝因“涉嫌传销”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之际,陶虹当时还曾退出了张庭夫妇旗下上海淘不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股东之列。
TST庭秘密涉嫌传销一事仍在发酵,对于徐峥是否会因代言“峥玖”品牌牵涉其中,有律师表示:“还需相关部门具体认定。如这款酒的销售是否涉及传销,徐峥的代言费、分红是否通过提成所得,以及本人此前是否知情等。”
至于徐峥个人,其与张庭夫妇的公司并无直接关联。名下关联企业中有10家,其中有5家为徐峥、陶虹共同参股企业,包括北京洋洋得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海南省洋洋得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
在商业上,徐峥想得还是更为清楚,主要业务还是集中在了“老本行”影视投资领域。在2015年,徐峥曾经凭借欢喜传媒赢得了20亿元的身家,但现在,其资本局也已步入“囧途”。
“囧途”起家,身家一度20亿
徐峥真正走上资本进阶之路,是从“囧”系列电影第一部开始的。
2010年6月4日,小成本制作喜剧电影《人在囧途》正式上映,首周票房即超过700万元,最终该部剧以3700万元票房成为当年电影市场中的一匹“黑马”,徐峥与王宝强这对黄金喜剧“CP”也随之得到了市场热捧。
《人在囧途》电影的内核其实并不复杂。它通过将两个极具反差的人物角色碰撞在一起,结合他们返乡归途中经历的种种趣事,讲述了“个体自我救赎”的故事。徐峥在思考过后决定自己也来玩上一把,“把做演员时经历过无数次的种种遗憾和不甘,尽情弥补一次试试”。
于是,在《人在囧途》导演叶伟民张罗着拍摄电影第二部时,徐峥于2012年成立了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乐道”),徐峥、陶虹及其经纪人刘瑞芳分别持股51%、25%和24%。之后徐峥获得了光线传媒的2500万元投资,请来了圈内好友王宝强和黄渤共同参与,自编、自导、自演出了一部《人在囧途之泰囧》。
这部电影大获成功。《泰囧》的成本只有4000万元,但换回了12.68亿元的票房。据光线传媒当时的公告,《泰囧》上映一个月后票房超12亿元,分账收入近5亿元。电影上映期间,光线传媒的股价一度飙升超75%,市值增长超过33亿元。徐峥也因此获得导演费加分红总计4000万元,并自此与“囧”系列IP深度绑定。
之后,《人在囧途》的拍摄公司武汉华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一纸诉状将徐峥、真乐道、光线传媒等告上法庭。最终,最高人民法院认定《泰囧》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判罚被告方向武汉华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赔款500万元。
但对于徐峥而言,这和《泰囧》所带来的商业价值相比,显然不值一提。而和光线传媒的合作,也为他打开了票房市场的大门。
(图/电影《泰囧》官方微博)
成为“国内首个十亿华语票房导演”的徐峥,开始筹划第二次华丽变身。2015年9月,电影《港囧》上映,在这部电影中,除了导演之外,徐峥还拥有了一个更光鲜的身份——投资人。
在《港囧》上映前的20天,徐峥联合了导演宁浩、原文化中国董事局主席董平等,借壳21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21控股原是香港一家物业代理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物业代理和证券买卖及投资。徐峥等入主后,21控股更名为“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欢喜传媒”),转而聚焦娱乐及媒体相关领域。
欢喜传媒上市之后,董平占股24%,为第一大股东,宁浩、徐峥则各以1.75亿港元认购19%股份,并列第二大股东。当年阿里影业借壳文化中国上市,背后的操盘手正是董平。
《港囧》便是欢喜传媒“上岸”后第一次正式亮相,并拿下了16亿元的最终票房。但是,《港囧》至今仍被业内人士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其在业内首创了“上市公司提前买断票房净收入收益权”,徐峥更是净赚了1.5亿元。
上映前,欢喜传媒便以1.5亿元价格向真乐道买断了该片47.5%的票房净收入。当时并没有人能预知《港囧》的最终票房,但即便欢喜传媒投资失败,徐峥也早已以将1.5亿元提前收割入袋;如若电影票房获得成功,徐峥更是双赢。
影片上映后,按照当时欢喜传媒的市值与徐峥所占的股份,有媒体计算出,徐峥当时持有股份的市值约为18亿港元,票房股权收入约为1.5亿元,再加上徐峥作为欢喜传媒股东的分成,2015年徐峥的身家接近20亿元人民币。
但同时徐峥的“精明”也让他丢失了好朋友。有报道称,《港囧》当年筹备时,王宝强也想投资,拿电影票房分红,但徐峥坚持只给片酬,最终王宝强缺席《港囧》。凭借着“囧系列”IP,《港囧》依旧收获了好票房,但观众心中所期待的黄金“CP”不再,“囧”系列的号召力也不似以往。
2015以来,欢喜传媒相继引入了王家卫、陈可辛、张一白、张艺谋等知名导演入股。先后联合或独家投资出品了31亿元票房的《我不是药神》、22亿元票房的《疯狂的外星人》、13亿元票房的《后来的我们》和近3亿元票房的《绣春刀2》等。
2018年,欢喜传媒凭借《我不是药神》和《后来的我们》两部影片获得投资收益1.7亿港元,同比增长228%。
其中欢喜传媒独家投资的《疯狂的外星人》更是在2019年春节上映前同霍尔果斯乐开花影业做了28亿元“天价票房”保底,其中保底方承担宣发费用2亿元,同时投资方即欢喜传媒提前锁定最低发行收入7亿元。如果电影票房超出28亿元,欢喜传媒仍可获得30%的影片净收入分成。在2019年,徐峥及真乐道从欢喜传媒获得了总计6.6亿港元的收入。
对商人徐峥,圈内无人不赞其一句“精明”。好友黄渤就曾这样公开评价过徐峥:“他那大奔儿头,原来装的都是智慧啊。”
但现在,欢喜传媒却已进入了发展的“囧”境。
困于“囧途”
原本,从两家公司的业务上来看,对于真乐道和欢喜传媒两家公司的定位,徐峥应该是想得很清楚的——真乐道定位于电影生产“作坊”,徐峥作为电影制作人,提供内容生产;而欢喜传媒则主要在各个不同内容制作领域进行投资,包括探索与各知名导演合拍电影等合作方案。
其中,徐峥和宁浩作为电影导演,与欢喜传媒签订了6年的排他性合作协议。两人将每三年导演1-2部电影作品,而欢喜传媒可获得其电影作品的排他性投资权及优先发行权等。
同时,随着近年来电影产业在互联网加持下的飞速发展,欢喜传媒还自主搭建了视频平台“欢喜首映”App,推出精选电影,采用的是会员制。
为了实现导演和公司的利益绑定,欢喜传媒还推出了“导演合伙人制”。公司在2016年引入王家卫、陈可辛、张一白、顾长卫4位导演股东,并为他们配发新股产生非现金开支11.20亿港元。2018年,欢喜传媒引入张艺谋作为导演股东,配发1.5亿新股产生了2.7亿港元非现金开支。
但这也导致了欢喜传媒在前几年的亏损。从2016-2018年,公司分别亏损12.5亿、1亿和4.5亿港元。
欢喜传媒的收入严重依赖电影、电视剧版权授权以及票房分成,因此营收和毛利率也非常不稳定。2018年,公司营收仅为1.75亿港元,但是毛利率高达51%。2019年由于公司参与出品《疯狂的外星人》等电影,营收大幅提升至8.14亿港元,毛利率下降到42%。2020年的营收下降到6.33亿港元,毛利率竟然只有-3%。同时,公司自2015年成立至今,仅有2019年实现了盈利。从2018年-2021年,公司累计净亏损达8亿港元。
欢喜传媒的股价也从徐峥等入主时的4港元,一路下滑至截至4月22日收盘时的1.34港元,市值不足50亿港元。按照徐峥在欢喜传媒目前持股14%计算,其身家仅有7亿港元。
2020年,徐峥“囧”系列电影的第四部《囧妈》上“网”一事,也让他在圈内备受争议。
(图/电影《囧妈》官方微博)
《囧妈》原定2020年春节档上映,同期上映的还有《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等电影。然而由于当年疫情“黑天鹅”来袭,包括《唐人街探案3》等热门电影纷纷宣布撤档。但当时,《囧妈》来了个“急转弯”,宣布登陆网络平台,牵手字节跳动,在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抖音、欢喜首映等平台独家免费播放。字节跳动为此向欢喜传媒旗下子公司支付了至少6.3亿元。
当时,业界认为,对于字节跳动而言,用徐峥这面电影界的“金字招牌”,为其旗下视频App强势引流,在网络渠道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的2020年,这6.3亿元花得还是值得的。
而对于徐峥而言,之所以作出这项决定,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因为他自己对《囧妈》的质量也有着一定的顾虑。“说不定,即便上了电影院,也是第一天会有上座率,第二天立刻排片、票房大跌。”一位院线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徐峥还是很聪明的,他选择把影片卖给字节跳动,肯定要比上院线挣钱。”就在该消息放出当日,欢喜传媒股价大涨40%。
然而绕过影院的《囧妈》,却激怒了一众电影人。导演陈思诚更是公开称,“电影有电影的命,作为创作者能做的就是把戏拍好,把宣发做好,而不是干折损同行的事情。”一些院线从业者也因此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囧妈》原是院线电影,全国院线为此投入大笔费用,因疫情原因,其完全可以择期上档。如今互联网首播行为破坏了基本行业规则,给全国影院带来了重大损失!”
“《囧妈》事件确实对徐峥影响很大。”前述院线人士表示,“当时好多院线都表明,之后要抵制他的电影。”
而事实上,在《囧妈》之后,徐峥也鲜少推出大制作电影了。真乐道参与出品的最近一部电影是《爱情神话》,于2021年平安夜上映,虽然主创中不乏大咖,但导演确是新人导演。最终该片在豆瓣收获8.1的高分,但票房却遭遇“滑铁卢”,刚刚超过2亿元,其中有1亿元的票房是来自上海。
前述院线人士表示,“这部片子定位小众、文艺,”对比同期《误杀2》《雄狮少年》《扬名立万》等电影来说,院线起初留给《爱情神话》的排片空间不多,“除在以上海为主的一二线城市有排片外,三四线城市排片基本不超过1%。”
近年来,欢喜传媒还与字节跳动、B站和猫眼等互联网内容平台,以及芒果TV、华为视频、小米视频等大屏渠道建立了合作关系。但长期亏损的欢喜传媒,想走“Disney+”的道路,无疑还要面对众多考验。
现在,徐峥开始频繁参加喜剧综艺类节目。在去年火爆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徐峥公开提及将成为上海兰心大戏院主理人,未来计划同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共同打造一个喜剧剧团,双方以剧场为支点,打通线上、线下布局喜剧产业。
成于“囧”系列,如今又困于“囧”系列,徐峥是个“精明”的商人,但其商业道路也并不平坦。“囧”系列电影已经走过了十年,徐峥也已步入“知天命”的年纪。曾经那个话剧演员出身的文艺青年,也终于褪去了“文艺范儿”,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业导演,深陷于名利场的争议中,无法脱身。
“成功是可疑的,成功意味着一种世俗。”2020年,徐峥在接受许知远采访时曾表示,“(人要)接受精神的停滞,因为体验的过程和最终能够产生实践的过程相比,能够转化出来结果才是更重要的。”未来,这位屡陷争议之中的商人,还将如何前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