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0次/周,300次/小时,5次/分钟..你知道这组数字背后代表了什么吗?
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mo最近宣布,其机器人出租车服务Waymo One,目前,在凤凰城、旧金山和洛杉矶,每周有5万多次付费旅行,在上述城市的一些地区实现了全天候运营。这说明公众对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从简单新鲜的体验逐步走向实用的出行计划。
每周5万次意味着每小时预订约300次,每分钟5次。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推出自动驾驶车队,以及公众认可度的不断提高,运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009年,谷歌在无人驾驶领域花费了数亿美元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团队,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Waymo公司。随后,微软等硅谷科技巨头也开设了无人驾驶项目,通用、福特、丰田等传统汽车公司也加入了战争,各种资本在万亿轨道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一些激进乐观的评论指出,到2020年左右,我们可能会在街上看到成群的无人驾驶汽车。然而,现实并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进程远慢于预期。
无人驾驶过程落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挑战比预期的要严重得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自动驾驶,需要满足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需要克服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包括环境感知、决策规划和行为控制。
举个简单的例子,教汽车识别红绿灯和合理驾驶似乎很简单。事实上,有必要处理各种异常场景,包括光变化、屏蔽和损坏灯。此外,如果遇到施工、事故、恶劣天气等极端情况,决策系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要使无人驾驶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反复测试各种可能的极端情况,积累大量真实的道路数据,逐步完善系统。
因此,在这个阶段,虽然无人驾驶已经在特定的区域和场景中实现,但在更广泛和复杂的环境中稳定运行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离真正的无人驾驶时代还有一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