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0月20日讯(记者 陈美) IPO阶段性收紧之下,那些能IPO上市的公司,自然受到关注。
据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第三季度,A股有91家企业实现IPO,相较于2022年同期117家,同比下滑22.22%。募集资金上,今年第三季度A股IPO企业实现8235.78亿元募资,而2022年同期为12146.53亿元,同比下降32%。
企业IPO家数披露的同时,Q3机构投资成绩也浮出水面。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3季度内实现IPO家数最多的机构,分别是中保投资、华芯投资、深创投、高瓴、达晨财智、红杉中国,以及招商资本。
这些机构第三季度IPO家数最多,红杉高瓴上榜
这些交出漂亮成绩单的投资机构中,中保投资实现IPO家数最多,达到6家,分别是中巨芯、多浦乐、华勤技术、华虹公司、威迈斯、海科新源,这6家公司均在A股上市。
数据显示,中保投资是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旗下成员,出资股东中国人寿、平安资管、光大永明资管等。
大基金股东华芯投资则实现5家企业IPO,为盛科通信、中巨芯、泰凌微、广钢气体、华虹公司;与其并列的是中国本土创投之王——深创投,同季度内实现多浦乐、民爆光电、威迈斯、精智达、誉辰智能。此外,头部机构红杉、高瓴、达晨财智以及招商资本也登上榜单。
红杉中国实现IPO的4家企业,分别是第四范式、途虎、广钢气体、智信精密;高瓴为途虎、英华特、KEEP、科伦博泰生物;达晨财智则是爱科赛博、万德股份、盛邦安全以及海科新源。其中,万德股份为北交所上市。
招商资本则实现锴威特、国科恒泰、赛维时代、恒工精密4家公司IPO。
一位私募股权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头部机构由于资本规模大,投资标的广,一般好项目也愿意接受头部机构注资,进而有能力捕获更多IPO。
站在基金投资角度,创道硬科技创始人向步日欣《科创板日报》记者认为,对中早期基金,由于基金周期较长,IPO放缓带来的影响不是特别显性;但对于专项募资基金或者主投PreIPO项目的基金来说,基金周期较短,对应的退出压力也较大。
首尾MOC倍数相差80倍
尽管头部机构Q3实现IPO公司最多,但并不意味着投资倍数也最高。对此,有投资人士表示,“这得看进入成本,一级机构投资跟炒股不一样”。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Q3在A股IPO中,机构MOC倍数最高的公司是精智达、盛科通信、威迈斯、固高科技、盟固利、光格科技,而最低的MOC倍数仅有1倍不到。这意味着首尾MOC之间,相差巨大,达到80倍。
此外,港股中部分IPO公司IRR还为负,其中有途虎、宏裕包材、东软熙康等。
从投资倍数来看,清源投资、启赋资本投资的精智达MOC倍数最高,达到81倍。而这家公司MOC最低的机构,也有4.37倍。
投中盛科通信的元禾控股,在此笔投资上MOC达到56倍,华芯投资为22倍,另一产业基金中电鑫投资为15.65倍。投资威迈斯的同晟资本、丰图投资、尚颀资本MOC也较为出色,分别是21倍、33倍和21倍。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机构对同一公司的MOC也相差很大。比如威迈斯,浙创投和中保投资的MOC倍数不到1倍,而两家机构首次投资时间为2023年7月。精智达这笔投资中,清源投资和启赋资本之所以能实现最高MOC倍数,源于其投资时间较早。
数据显示,清源投资首次进入精智达的时间为2014年,投资金额200万元,之后在2015年、2016年、2019年追加投资,金额分别为450万元、600万元、2500万元。启赋资本也是2014年进入,投资金额为300万元。
9年时间,MOC回报80倍,有一级市场投资人感叹:这是一个需要耐得住性子、且眼光要长远的行业。“对一般基金而言,9年时间已超过基金存续期。在这个期间,企业从成长到实现IPO,中间要经历很多。如果没有超常的认知与看懂产业的目光,大部分投资人熬不了这么久。与此同时,这在另一方 面也反映出。从早期投资开始降低机构入股成本,是一级市场投资铺设安全垫的方法之一。”
一级市场需要资本市场形成闭环
面对第三季度IPO企业上市家数的下降,以及参差不齐的MOC投资倍数,创道硬科技创始人步日欣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一级市场的投资需要资本市场闭环的支持,从企业创业到资本投资,再到IPO退出、资本回收再投资……任何一个环节断链,都会对行业链条造成影响。
步日欣认为,当前IPO放缓,对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信心造成一定影响,退出渠道不通畅,或将倒逼企业投出更健壮企业。“投资策略上,机构已开始重视早期投资,以应对IPO放缓带来的直接影响。”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从项目持有时间与MOC热力分布图来看,2023年Q3上市项目持有时间,在1年到7年间的项目数较多,且MOC较多分布在1倍到5倍之间。其中多数项目集中持有时间为1年到3年,对应MOC为2倍到4倍之间。
对这些能够上市的项目,步日欣表示,这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即便各项目收益率参差不齐,有的甚至亏损,但至少能贡献出实实在在的DPI。”
在步日欣看来,一级市场投资人在项目上市后,一般不会长期陪伴公司,而会转而获利退出。“这种情况并不是市场上普遍认为的投机行为。”
究其原因,步日欣称,是一二级市场投资逻辑的不同,投资策略也有区别。
“从投资逻辑上看,VC/PE需要尽快回收资金,回报一级市场LP,进而继续发现新兴一级市场投资机会。策略上,一级市场基金存续期也并不是很长,且聚焦的是创业到IPO之间企业成长带来的红利,而不是二级市场波动带来的投资机会。”步日欣说。
因此,对一级市场而言,尽管生存环境相较于前几年会相对恶劣一些,但步日欣认为,这其实是回归理性的常态,VC/PE不应有赌泡沫式繁荣的赌徒心态,其存在的合理性,是发现价值并助力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