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8日,西安交通大学组织专家在西安对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核技术研究院等联合研制的国产热表面电离质谱仪进行了仪器性能鉴定。
鉴定委员会由来自中国核学会、中国计量科学院研究院、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西北大学、暨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等单位的14名国内专家组成,其中中国质谱学会原理事长、中国核学会李金英研究员为专家组组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王军研究员为副组长。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梁得亮教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韦学勇教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赵立波教授、科研院处长陈黎教授及项目组成员等30余人参加会议。
科研院陈黎处长主持鉴定会。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梁得亮教授首先代表学院感谢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国产质谱仪器的关心,质谱仪作为分析仪器皇冠上的“明珠”,国产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希望各位专家多提宝贵建议,对国产仪器客观评价,帮助项目组进一步做好仪器迭代升级。
中国质谱学会原理事长、中国核学会李金英研究员在线上主持仪器研制汇报与指标测试汇报环节。项目组技术骨干袁祥龙工程师对国产热表面电离质谱仪的研制目标、关键技术、工程化、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汇报。项目组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重点项目支持下,开展了离子光学理论研究、关键部件研制、测控软件开发、仪器工艺及可靠性迭代等多项工作,取得系列创新成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王松副研究员在国产热表面电离质谱仪上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现场测试,会议上介绍了仪器指标测试大纲与测试报告,并分享了个人在国产仪器方面的使用感受。在听取了项目组和第三方测试单位的汇报后,鉴定委员会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认为国产磁质谱仪器十年磨一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令人振奋,向项目组表示祝贺。专家们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就特定核素同时测量、探测器技术方案、微弱信号检测等与项目组进行了深入技术探讨;最后,还对仪器长期稳定性考核、自动化样品处理、知识产权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李志明教授最后总结了团队磁质谱仪器研发历程、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研发计划,表示研究团队将以本次鉴定会为契机,“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做好性能指标先进、“皮实耐用”的国产化质谱仪器。
18日下午,鉴定委员会及其他与会专家到现场实地考察了国产热表面电离质谱仪,观看了仪器功能演示、软件操作和关键零部件研制情况,并现场开展样品测试。项目组现场还对在研的高分辨辉光放电质谱仪、高分辨气体质谱仪等仪器的关键部件进行了介绍。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仪器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外先进商业仪器相当,其中峰形系数、系统稳定性和丰度灵敏度(带阻滞过滤器)指标优于国外仪器;突破了多工位热离子源、磁-电双聚焦离子光学设计、高稳定磁场控制、多接收离子探测等关键技术,在仪器设计与关键部件研制方面有多项创新,实现了同位素丰度高精密测量;自主开发了点样仪、样品带成型及焊接装置、样品带去气装置等全套辅助设备,可满足日常分析要求。
热表面电离质谱是被公认为同位素分析最精确的分析方法之一,是一种准确的、可用于校准其他分析方法的参考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核工业、同位素地球化学、计量标准、油气勘探、海洋学等领域。国产热表面电离质谱仪成功通过鉴定将推动我国高端磁质谱仪器向国产化替代迈进,打破关键领域仪器设备“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