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产业网讯】7月21日,对长飞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而光荣的日子。这一天,正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视察长飞的纪念日。今天,长飞举办首届“科创日”主题活动,同时全球总部正式搬迁至长飞光纤产业大楼。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北时视察长飞公司,指出要“不断创新才能走在前面”,“在国际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就”。总书记的嘱托与期望,成为长飞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7月21日,长飞举办首届“科创日”主题活动,全球总部正式搬迁至长飞光纤产业大楼。
2023年,长飞迎来了自己的35岁生日。5月30日,长飞举行了以“新起点、新征程、新未来”为主题的35周年庆典,一个崭新的长飞光纤产业大楼落成并成为光谷地标,这一天,长飞武创数字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湖北省光纤光缆先进制造与应用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
作为全球光纤光缆最大生产企业,长飞以其35年的生动实践,为通信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做大做强作了最好注解。站在35年新起点,回看过往,我们能从长飞身上总结哪些经验?展望未来,我们又能对长飞和中国光通信产业有哪些期许?
庄丹,长飞执行董事兼总裁,已执业长飞25载,见证长飞的初生、发展与向上,他和他的团队,直接推动了长飞从“长江边的飞利浦”到“世界的长飞”的蝶变,推动从全球最大生产商到再造一个长飞的跃迁,也正在推动长飞向“世界一流”的进击。
庄丹,长飞执行董事兼总裁,已执业长飞25载,见证长飞的初生、发展与向上,他和他的团队,正在推动长飞向“世界一流”的进击。
值长飞35岁生日及全球总部搬迁之际,《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总编辑对话长飞光纤光缆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就长飞35年发展的成长历程、产业经验、战略布局,以及未来目标等话题展开深度探讨。
以下是对话实录。
辛鹏骏:长飞是中国通信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的发展标杆,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产业进步的缩影。长飞35年发展历程,您怎么看?如果要为长飞三十五年的发展历程分几个阶段,您怎么分?
庄丹:35年来,长飞聚焦核心技术,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了从行业追随者到行业引领者的蜕变。总体来看,长飞35年的发展历程共分三个阶段。
1988—2000年是长飞的初生阶段。1988年,原邮电部、武汉市和荷兰飞利浦公司三方合资创建长飞公司,长飞是中国在发展光通信产业的大背景下,首批成立的合资企业之一。成立之初,长飞从荷兰飞利浦将当时全球最主流的PCVD预制棒制备技术工艺引进中国,于1991年生产出中国第一根量产光纤,1992年,长飞正式投产,从此改变了中国依赖进口光纤光缆建设国家光缆通信干线的历史。
2001—2010年是长飞的成长阶段。由于当时的工艺技术全部靠引进,制造设备、配件也全部来自国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制于人。不甘于只做“海外工厂”,长飞公司于2000年成立研发部,2001年成立研发中心,决心啃下自主攻关核心技术、制造装备的硬骨头。经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2010年,长飞已完全掌握了PCVD工艺,攻克了光纤预制棒设备的设计研发,实现了光纤光缆整套设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
2011—2023年是长飞的跨越阶段。在取得PCVD研发突破之后,长飞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2012年,长飞正式提出“多工艺路线”战略,向VAD、OVD工艺发起冲锋。2017年,长飞成功开发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VAD+OVD工艺与设备平台,并在湖北潜江打造了全球最大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实现了VAD+OVD项目的规模化生产。从此,长飞成为全球唯一掌握PCVD、OVD、VAD三大主流预制棒制备技术,并成功实现产业化的企业,光纤预制棒单棒拉丝长度从2013年7000公里,到2018年8000公里,再到现在的10000公里,处于行业全球较高水平。
辛鹏骏:长飞35年发展历程的三步走,凝聚了长飞人的智慧,也折射了行业变迁。如果要总结长飞三十五年发展经验,您觉得有哪些?最突出的是什么?
庄丹:经过35年的发展,现在的长飞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和光缆及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棒纤缆主营业务连续7年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如果要总结发展经验,我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顺应大势,顺应国家发展需求,选了一个好的行业;二是坚持自主创新,始终把自主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三是聚焦主业,心无旁骛地坚持企业发展战略;四是职业化管理团队和高效的员工团队,聚焦专业,干专业的事。
其中最突出的,则是面向全球视野的自主创新。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创新,长飞掌握了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全部生产关键技术,实现了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制造装备的国产化,真正做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并带动国内光纤产业发展,向海外反向输出设备。我们每年将营业收入的5%左右投入研发,不设上限,是行业唯一一家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企业;积极主持或参与起草各类标准200余项,其中已发布国际标准23项,国家及行业标准141项;累计申请专利1300余项,获得国内外专利1000余项,棒纤领域专利数量全国第一。
辛鹏骏:ChatGPT推动下的通用AI发展正如火如荼,必然对算力提出新要求,面对行业新发展,您认为光通信企业的机会是什么?
庄丹:今年以来,生成式AI平台ChatGPT横空出世,迅速红遍全球,展现出变革经济社会的巨大潜能。在ChatGPT以及更多新兴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将进一步加速。光通信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是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从长期来看,我认为,固网通信和无线通信的紧密融合是光通信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长飞而言,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支持未来的移动通信和固网通信的发展。中国的固定网络发展在经过了FTTB、FTTH阶段之后,如今又发展到了FTTR,实际上这就是光网络在不断地向末端延伸。而无线通信方面,也从过去的1G、2G、3G、4G,发展到目前的5G,未来还将向6G发展。从发展趋势来看,固网通信和移动通信是紧密联系和融合发展的,未来可能会越来越紧密,甚至不分你我。
未来,不管是FTTR,还是5G/6G,应用是关键。众所周知,过去几代移动通信解决了人与人的连接,而5G则解决了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而未来的6G/FTTR将可能解决的是万物互联的问题。那么面向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场景,光通信企业能够提供哪些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满足这些新的应用场景?比如,元宇宙、VR/AR,未来的演进方向都是要实现移动通信和固网通信的融合。这是因为,虽然现在VR/AR的主要连接方案还是无线通信网络,但是也需要依靠固定网络,毕竟VR/AR对带宽、传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这个趋势来看,未来无线通信与固网通信如何深度紧密地融合,而提供新的融合解决方案,是光通信厂商的职责和使命。
辛鹏骏:高锟曾说,1000年内光纤不会被替代。但光通信的发展也不是静止不动的,创新永不停息。您觉得,在新阶段,光纤光缆的创新着力点在哪些方面?
庄丹:目前市场需求的主流光纤依然是G.652.D,而作为新一代超低衰减G.654.E光纤才刚刚商用,但是长飞已在该领域耕耘超过了10年。产业界的普遍观点是,G.654.E是未来骨干网升级的主要解决方案,长飞在与国内基础电信运营商合作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该光纤在海外市场的推广。从G.654.E的商用进程来看,中国在光通信领域已实现了引领。但是光通信行业不能满足于此,还需要持续推进新型光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当前学术界和产业界普遍认为,下一代光纤需要具备高性能、大容量、低成本等三个主要特征,依照这些特征,空分复用(SDM)光纤和空芯光纤是其中两条主要的技术路线。
所谓的SDM是指在不同空间位置传输不同信号的复用方式,就相当于在同一条路上增加车道数量,以此达到增加车流量的效果。常见的SDM光纤主要有多芯光纤、少模光纤、轨道角动量光纤等。
空芯光纤,与普通光纤相比,其内部是中空的。众所周知,光在真空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远高于在玻璃介质中的传输速度,空芯光纤利用光传输的这个特性,能够大大降低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导损耗,实现更低时延和更高带宽。
长飞一直坚持“商用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思路在推进光纤技术的发展,并且已经在多芯光纤、空芯光纤进行了多年布局。可以说,在新型光纤研发领域,长飞一直走在全球光通信厂商的前列。不过,新型光纤的落地应用,还需要与更多合作伙伴一起协同推进,因为新光纤对传输设备、光器件等也提出了新要求,这并非凭一家之力所能完成的。
辛鹏骏:两年前,您提出了到十四五末“再造一个长飞”的目标,业界十分关注,目前进展如何?
庄丹: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当时长飞提出的“再造一个长飞”的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转眼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这两年所取得的成绩非常亮眼。
长飞的经营业绩从2020年末的82.22亿元,增长至现在的2022年末的138.30亿元;多元化、国际化业务方面这两年的发展变化也非常显著。
在多元化方面,长飞不断完善相关布局,多元化业务涉及消费电子、特种产品、光模块与光器件、电力线缆、工业激光、第三代半导体、海洋工程、石英材料八大领域,助力长飞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开辟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在国际化方面,目前,长飞共有5个海外基地,20+海外平台,50+海外办事处,业务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2022年,长飞海外营业收入占比连续两年超过30%。
辛鹏骏:2013年7月21日,总书记在视察长飞时,谆谆嘱托,指出“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对长飞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今年的7月21日,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飞十周年的日子,这十年,长飞在自主创新上有哪些突破?面向未来,长飞制定了哪些目标?
庄丹:2013年、2018年和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湖北,两次听取长飞汇报。其中,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长飞,观看了光纤制造过程,并勉励我们:“自己的饭碗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不断创新才能走在前面”。当时,长飞向习近平总书记许下了“2020年实现全球第一”的“长飞梦”。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长飞扎扎实实推进自主创新,持续突破“卡脖子”难题,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交出了一份科技自立自强的“长飞答卷”,2016年底,长飞实现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销量全球第一,提前4年兑现了对总书记的承诺。
在总书记视察长飞十周年之际,我们特将7月21日这一特殊的日子,设立为长飞“科创日”,旨在进一步激发长飞创新活力,激励广大长飞科研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为长飞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在此次长飞首届“科创日”活动中,我们还对2013-2023这十年间,长飞内部涌现出的以“高效环保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及其高速拉丝和成套装备技术”、“新型光纤及产业化应用”、“低碳环保资源节约型高密度光缆”、“特种光纤系列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高速互联AOC有源光缆”、“长飞光纤光缆技术创新工程”为代表的典型科技创新项目进行了公布和表彰。
长飞人牢记嘱托,持续强化创新引领,塑造产业发展竞争新优势,将长飞打造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推进的中坚之年,也是长飞以35周年为新历史起点,奋楫扬帆再出发的关键一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强化创新引领,塑造产业发展竞争新优势,将长飞打造成为产品卓越、品牌卓越、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辛鹏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迈向世界一流”,长飞准备怎么“飞”?
庄丹:未来的发展,长飞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全业务增长、国际化、多元化、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资本运营协同成长五大战略,简单来讲,就是我们不断夯实、强化棒纤缆主营业务,始终保持“全球第一”的领先优势,保障我们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同时,利用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不断巩固我们全球领先的行业地位,与此同时,不断完善国际化、多元化领域的业务布局,并合理利用资本市场投融资渠道助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讲分为这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巩固“全球第一”的品牌优势。长飞首先将继续强化区域市场竞争优势,在巩固国内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通过坚持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完善海外产业布局,进一步扩大主业国际市场份额,做大做强“长飞”“YOFC”世界知名品牌。
第二,在新一代光通信核心关键技术上做到持续引领。国际竞争终究是要凭实力来说话的。所以,我们要持续地在关键技术上持续保持领先,长飞将以光纤光缆先进制造与应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点,强化技术研发优势,同时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强化与客户、合作伙伴、研究机构、高校等的协同创新,在推进新一代光通信核心关键技术科技攻关、业务开拓、资源共享多领域推进深层次合作,不断巩固中国光通信产业在全球行业的话语权和优势地位。
第三,乘势而上,夯实八大多元化业务领域的发展。目前我们在这八个领域都已经取得了不俗的进展,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把这些业务板块也做到全国前列进而做到全球前列,完善整体产业链,保障行业的产业链安全。
第四,通过发挥长飞作为光纤光缆行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引领行业整体的发展和进步,助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的落地。俗话说得好,“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只有行业发展好了,企业才会发展得好。从长飞成立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发展时期,勇于担当。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智慧联接 美好生活”的使命,致力于将光纤联接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通过不断推动光纤的全球普及应用,消除数字鸿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