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是指利用各种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实现对传统产业发展中人力的替代。这种方式能够让传统产业从对人口红利的依赖,逐步转化为对技术红利的依赖,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近年来,随着传统产业转型需求的不断释放,机器换人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潮流趋势。
机器换人风潮愈演愈烈
众所周知,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拥有的14亿人口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来说,是不可获取的重要资源,同时长期以来所拥有的巨大人口红利,也支撑了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但进入新时代以来,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使得我国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减少,民众生活消费水平的提升也导致人口红利日渐式微,这些严重阻碍了产业发展。
在此背景下,机器换人风潮崛起,跟随着需求的释放愈演愈烈。在传统制造领域,以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便日渐成为工人们的同位替代品。它们展现出比人工作业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质量、更持久的稳定性,同时具有更低廉的成本、更灵活的应用,部署在码垛、焊接、搬运、分拣等众多场景,展现出了强大价值。
与此同时,机器换人也逐渐渗透到生活领域。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服务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产品日渐走红,它们深入到家庭、医疗、娱乐、交通、教育、旅游、物流等领域之中,在不同岗位上释放出强大功能和作用,不仅实现了对传统职位的有效替代,同时也收获了企业与用户们的一致青睐。
2020年以来,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机器换人更是迎来高速发展和重要机遇。根据近日人社部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招聘供求关系紧张,不少岗位出现招聘大于求职的现象。其中营销员、餐厅服务员、保安、客服、保洁、快递员、包装工等职位更是位列最缺工前十榜单,释放出不少行业对于机器换人的迫切需求。
发展中需切忌“两个一”
当然,伴随着机器换人需求的不断释放,其发展虽然在各种机遇下愈演愈烈,但在实际发展中也需防范相关问题的产生。目前,在越来越多岗位被机器换人后,一些传统工人就表达出可能失业的担忧;同时,很多企业盲目跟风进行机器换人变革,却脱离了自身实际情况,也导致企业发展不进反退,陷入到尴尬且不利的局面当中。
基于此,对于机器换人的开展,我们必须注意和切忌“两个一”:
首先是切忌“一窝蜂”。是否选择开展机器换人,不应根据他人选择盲目决定,而应该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如果自己劳动力本就廉价,如果自身不具备换人的条件和技术,如果只是为了单纯获取政府补贴而换人,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减人增效”的趋势,在这些情况下进行盲目、急切的机器换人都是不可取的,需要进行防范和纠正。
其次是切忌“一刀切”。机器换人不是所有的岗位都要换,既要看是否合适,也要看是否必要。现阶段,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只能对一些枯燥、重复、简单的工作进行换人,而一些人情味比较重、个性化较强的岗位,机器显示不能取代人类。在此情况下,机器换人需要理性考量,同时也要明白机器换人的真正目的和未来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机器换人正在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还需科学理性对待,做到趋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