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台风形成和发展机理、提高台风预报预警能力,需符合实际的台风预报模式,而完善准确的模式结果需要台风实时数据的获取,因此,对台风的实时观测变得异常重要。其中,浮标传感器是传感器的一部分,可采集多种海洋要素数据,是浮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新利18国际娱乐小编便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海洋观测浮标中的传感器应用。
“利奇马”登陆并影响我国东部省市,资料图
8月上旬,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登陆并影响我国东部省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亿元。在该台风经过我国近海及登陆期间,中科院海洋所黄、东海浮标观测站的14套锚系式浮标,完整记录了全过程实时观测数据,为台风路线预报、台风防范工作和应急响应方案开展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撑。这些宝贵的实时观测数据,成了研究台风的唯一实测资料。
当台风来临时,观测船出于人员和船舶安全考虑,必须进行避风,所以,不可能获取到台风的实测数据;而雷达、卫星等观测设施,采用的是遥测方式,更不能得到台风过境时的实测数据。所以,最终,对台风“利奇马”全过程实时观测数据的记录重任,便落到了这14套浮标观测系统和1套自动气象站设备上。
黄、东海浮标观测站的浮标系统,资料图
据了解,黄、东海浮标观测站目前拥有观测浮标系统21套,分布于我国的黄海和东海海域,主要进行海洋表层相关数据的实时获取。这21套浮标系统,全称为:自由伸缩式智能化剖面观测浮标系统。
据悉,该系统完全由中科院海洋所黄、东海浮标观测站自主研发完成,浮标系统采用了先进的通讯技术和传感器集成技术,可实现数据获取的实时性、连续性和长期性。
海洋浮标系统近景,资料图
浮标系统首次采用智能控制与自由伸缩式刚性结构体技术结合的方式,进行海洋剖面观测,可对剖面水体的水温、电导率、深度、浊度、叶绿素、溶解氧、pH等多参数要素进行长期、定点、连续、实时观测。
该浮标系统的智能控制功能采用了最新的AI技术,根据浮标上配置的各类传感器获取的实时数据,可实现对海况的判断,从而对伸缩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自动控制,以达到安全、长期、稳定的获取剖面水体数据。
总的来说,作为海洋观测数据的设备基础,传感器是海洋观测系统的神经末梢,可获取海洋水质、水文、生态、成像、地形地貌、地震波等信息,其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原位性、连续性等,与最终海洋观测的结果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