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 会议新闻】上千个新药进入临床,上百款新药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引导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4月27日,由金华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金华市委组织部(人才办)、金华市科学技术协会、金华市科学技术局、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浙江月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月旭科技”)、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协办的生物医药精准分析前沿技术高峰论坛暨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签约仪式在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成功举办。
部分与会专家合影
现场签到
4月27日14时整,生物医药精准分析前沿技术高峰论坛暨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签约仪式正式开始。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院长助理卢建红主持会议。金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世河,金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建中,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副院长余露山,月旭科技董事长屠炳芳出席并致辞。金华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杏蓓,金华市经济建设信息化局处长王新,金华市生产运输管理局,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委会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朱辉以及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群工作部,组织人力社保局,经济发展局,招商一局代表等参会。
开幕式现场
论坛上,专家工作站正式揭牌;月旭科技、张玉奎院士、叶明亮研究员、张维冰教授、许旭教授共同签署生物分离填料研究项目;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浙江海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酶合成法研究中心项目;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浙江思丹姆干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细胞产品转化中心项目;月旭科技、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浙江和泽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启动浙江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
生物分离填料研究项目签约
酶合成研究中心项目签约
细胞产品转化中心项目签约
浙江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启动仪式
共探:擦亮金华生物医药“金名片”
生物医药精准分析前沿技术高峰论坛为何在金华举办?一看渊源。生物医药精准分析前沿技术高峰论坛是金华第三届发展大会的重要峰会,是金华的第二十一届工业科技合作洽谈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金华迭代升级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载体。
二看数据。截至2022年4月,金华市规上医药企业95家,其中上市公司6家,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6亿元;金华开发区组建生物医药产业“1718”科创矩阵,其中引进了7名国家千人计划、省千人计划专家;金华开发区现有17个省级以上的研发机构,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生物医药产业建设成绩亮眼。
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量质齐升的可喜局面是各方齐发力的苦心和决心。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院长助理卢建红
金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世河
“生物医药是朝阳产业,也是战略新兴产业。金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其列入‘2+4+x’主导产业领域,研究制定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意见和三年行动方案,布局建设了金华生物健康产业园,全力推进生物医药的高质量发展。”金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世河认为,壮大金华生物医药产业要充分发挥人才科技的优势,依托“揭榜挂帅”平台,加快突破一批生物医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共同推动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金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建中
金华开发区作为金华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的主战场,如何勇敢主战场担当,争当高质量标杆?金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建中表示,一要凝聚更多专家、学者、药企,促成“揭榜挂帅”;二要紧密合作各方关系,研究院、企业加大对药物项目的研究和投资力度,政府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跟踪帮扶;三要打造生物医药人才项目要素集聚根据地。当前,金华市形成了以化学制药为基础,中药为特色,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厚积薄发,发展医疗康养等新兴领域崛起的产业格局。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副院长余露山
生物医药产业要发展,打好技术基础是关键。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是金华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力量之一,聚焦高端制剂、智能医药、生物制药、新药法典和中药康养等重要的方向。
“金华在人才培养方面比较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利好政策效果显著,为我们生物医药精准分析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金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副院长余露山说道。他指出,金华“揭榜挂帅”政策出台以来,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与多家药企开展了紧密技术合作。“下一步,我们将携手金华药企继续开展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工作,实现人才促进产业化发展和科技合作交流,共筑浙中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余露山补充道。
浙江月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屠炳芳
在生物医药“金名片”擦亮过程中,技术企业力量不可或缺。月旭科技董事长屠炳芳表示:“月旭科技作为一家长期致力于生物医药的技术企业,近年来在金华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级、省级技术项目攻关,并建立省级研究中心、专家工作站等多个科研平台,荣获‘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精企业’称号等。下一步,月旭科技将继续开展重大项目研发,多层次人才培养,更加积极促进生物医药方面合作交流,促进生物医药科研、研发方面的工作。”
共话:亮出生物医药“新答卷”
如何加速金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专家大咖纷纷“支招”,共谋新阵地、新路径。高峰论坛上,张玉奎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叶明亮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张维冰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旭教授、浙江大学药学院副教授蔡圣、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黄丽文博士、上海理工大学科研院徐斐副院长作报告。浙师大金开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代伟担任主持人。
张玉奎院士
《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发表主题演讲,他以《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为题,从研究背景和研究进展两个方面进行讲解。其中,张玉奎院士重点介绍了研究进展。他分别列举了临床应用案例,阐述了血浆蛋白质组、尿液蛋白质组、组织蛋白质组、外泌体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叶明亮研究员
《位点特异性糖型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叶明亮研究员指出,蛋白质糖基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蛋白质糖基的异常变化是肿瘤的一个特征。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种类标志物基本上是糖蛋白质抗原或糖抗原。
基于这一观点,叶明亮研究员详细介绍了位点特异性糖型的分析流程、位点特异性糖型的分析面临的挑战、位点特异性糖型的分析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接着,叶明亮研究员提出建构高稳健位点特异性糖型分析系统需要大队列样品高稳定、高通量、高灵敏。随后,叶明亮研究员进一步解释了糖肽的质谱谱图解析方法、解析N糖肽谱图的谱图拓展技术、相关软件的比较、应用推广等内容。最后,叶明亮研究员总结,位点特异性糖型有望成为肿瘤新型标志物。
华东理工大学张维冰教授
《先进材料与蛋白质组学研究》
张维冰从先进材料与蛋白质组学研究背景切入,指出精准医学是以个人基因组学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相关内环境信息,进行疾病干预及治疗的最佳方法。其中,蛋白质组学以生物体内蛋白质为研究对象,大规模系统地分析蛋白质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与动态变化。因此,蛋白质组学研究十分重要。
随后,张维冰教授分别向与会观众介绍了Ti4修饰UIO-66(NH2)磁性分离介质、双功能双金属Zr-Ti-MOF磁性分离介质、TiMOFs衍变的Ti-MCM磁性分离介质、MIL-100(Fe)衍变的MC磁性分离介质、针状焦mgNC磁性分离介质的制备、表征、富集流程等内容。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旭教授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甘油三酯组成及用于植物油掺假识别》
许旭详细介绍了食用油与甘油三酯、HPLC分离识别食用油甘油三酯组成、LC-MS分析识别植物油中掺杂的动物油三部分内容,并总结5大要点。其一,不同食用油的甘油三酯组成存在差异,动物油与植物油的差异较大。其二,用多孔石墨碳柱,甲苯-异丙醇流动相可分离部分甘油三酯异构体。其三,采用多孔石墨碳柱和正辛烷-异丙醇流动相,用LC-MS对7种植物油和5种动物油中的TAG成分进行了定性识别,可以分离TAG的两对异构体PLS/SPL(PSL)和SOP/SPO(PSO)。其四,与13C-NMR测定食用油中甘油三酯上的位置脂肪酸的结果一致,且灵敏度更好。其五,将LC-MS法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找到猪油中的特征成分SPO(PSO)。利用SOP/SPO的相对丰度比,可以检测低至0.1%猪油的掺杂。
浙江大学药学院副教授蔡圣
《miRNA生物标志物检测新方法研究及临床应用》
蔡圣从背景入手,分别概述了扩增技术的开发、优势以及临床应用和市场前景。蔡圣对比了传统的mirna检测方法,并指出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灵敏度低、费时、需要大量的rna样本等问题。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蔡圣将检测技术开发形容为“粗网捞大鱼,细网捞小鱼”,提出检测技术是发现新标志物的关键。
接着,蔡圣盘点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包括检测试剂盒的开发、肿瘤标志物等。最后,蔡圣认为该技术市场前景广阔,值得期待。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黄丽文博士
《高效液相色谱用于蛋白质氢氘交换样品分析》
黄丽文从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技术应用、技术流程、技术进展作报告。
黄丽文简单概括了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他认为液相色谱技术原理是一个有趣的化学现象、一种巧妙的检测手段。
在技术应用部分,黄丽文指出,目前高效液相色谱可用于蛋白质结构、蛋白质动力学、药物研发、生物制药等多个方向。随后,黄丽文简单介绍了技术流程,包括样品制备、样品降解、肽段分离、质谱分析。在技术进展部分,黄丽文详细分析了技术分离的主要因素,包括颗粒、温度、流动相等。最后,黄丽文总结了产品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及展望。
上海理工大学科研院徐斐副院长
《食品快速检测之样品前处理》
徐斐从食品快检到前处理现状、食品快检样品前处理策略、食品快检前处理发展趋势三部分作了详细说明。徐斐指出目前快检样本前处理的研究长期被忽略。接着,徐斐列举几个食品快检样品前处理的案例,总结当前成熟的食品检测和当前快检技并不兼容。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徐斐提出两条策略:一是根据识别材料及检测方法,研究与之兼容的快检前处理技术;二是提高识别抗干扰能力和检测灵敏度,降低快检前处理的难度。最后,徐斐就食品快检前处理发展趋势提出意见:“还需通过分子模拟实现前处理材料的高通量筛选和理性设计。”
共献:月旭科技二十年砥砺前行
技术企业处于生物医药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作为一家致力为客户提供色谱分离分析技术、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月旭科技在生物医药的创新研发的路上走了二十年。
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月旭科技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目前,月旭科技自主研发的产品包括Ultimate®、Welchrom®、Xtimate®、Topsil®、Boltimate®和Blossmate®等品牌系列色谱柱、制备纯化色谱填料、样品前处理产品、蛋白纯化产品、分析制备及样品处理类仪器广泛用于生物医药等领域。
2022年,金华市科协正式授牌月旭科技。月旭科技充分转化专家组,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投入比重持续增加,特别是蛋白分离方面留下宝贵经验,丰富金华健康生物医药产业规划内容。
如何贡献月旭力量?产学研用的合作项目让月旭科技受益匪浅,月旭科技十分注重与优秀科研院校合作,与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甲方复旦大学、清华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立联合实验室及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强成功。就在2023年3月21日,中国药科大学-月旭科技联合共享创新平台,在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药学院正式揭牌落成。
未来,月旭科技将在重大项目开发、多层次人才培养、合作交流方面力争更加积极,促进科研、研发方面工作,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社会科学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