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国内与传感器技术息息相关的物流和电力巡检机器人领域,有哪些最新应用呢?来看看以下三则简讯。
“大白”机器人,资料图
1.国内首个核医学应用物流智能机器人上岗
7月23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走廊里,一个憨憨的机器人“大白”不疾不徐地来回穿梭,引起不少患者注意。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身高1米左右的机器人“大白”,承担了部分医疗物资运输任务,每次最多能搬运12个药剂(核素药剂),能节省2至4人的工作量。据悉,它由沈阳本土科技公司自主研发制造。
据悉,机器人体内植入了手术室地形图,很灵活。它的身上装有雷达传感器,如果前方3米出现障碍物,就会主动躲避。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管护士介绍说,以前科室的铅桶都是护士搬运。运送铅桶虽说辐射量小,但是天天做这样的工作,还是有安全顾虑。自从这个机器人来到他们科室,帮助运送医用耗材及药品,让护士们打消了顾虑。
目前,该医院核医学科是国内首个应用物流智能机器人的单位,这款机器人正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中国的医院将在核医学等多部门引入医用智能机器人,提高放射性药物的配置效率,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
青岛11座变电站内,新上岗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资料图
2.青岛11座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上岗
7月18日,山东青岛供电公司220千伏南京路站、伊春路站等11座变电站内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完成调试,并首次完成机器人替代人工例行巡视任务,标志着机器人替代人工巡视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此次试运行的11座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采用轨道机器人、小型化机器人和固定点摄像头相结合的方式,搭载红外热像仪和可见光摄像机,基本覆盖全站一、二次设备。
与传统的人工巡视相比,由于变电站人工巡视质量受运维人员工作经验等客观因素影响较大,智能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巡视弥补了人工巡检的缺陷和不足,极大的保障了巡检的客观性、可靠性。
同时,将红外测温与机器人巡检系统相结合,选取最佳测温角度,实现红外精确测温全覆盖。通过整合电力设备非接触监测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等,全方位监视运行设备,弥补常规监控死角,实现对变电站室内设备的全方位、全自主智能巡检和实时监控。
3.机器人和无人机已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7月12日到8月20日,我国正式进入到漫长的三伏天之中。为在三伏天满足每天的供电需求,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避免电力系统出现各种故障,电力部门需要对电网进行全方位的巡检和监测。在这样的情况下,机器人和无人机结合应用带来的全新巡检方式,为电力部门与巡检人员带来了曙光与救赎。
简而言之,利用无人机与机器人的“空陆组合”,人们的电力巡检将变得愈发轻松、安全、高效和准确。机器人和无人机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国内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不过,无人机和机器人的组合应用虽然好处多多、价值卓著,但要实现常态化、规模化的有效应用也不简单。比如目前,国产巡检机器人就存在创新性和功能性不足等问题,在环境适应、功能实用、自主行动和信息传导等方面均显落后;而无人机则在稳定性、相机质量、专业性及数据采集有效性等方面表现不佳。与此同时,两者在专业人才上也都存在明显欠缺。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巡检机器人和巡检无人机的发展必须直面和顺应大趋势,将上述提到的各种技术、功能、人才等问题悉数解决。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和创新,给无人机和机器人赋予更多的能力,创造更多的应用空间,做到一机多用或单产品覆盖多环节。只有如此,电力巡检机器人和无人机的未来发展才能够愈发成熟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