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世界各地在家远程办公、在线教育需求增多,从而带动平板电脑、笔电电脑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对显示驱动IC需求也持续提升;加之第三季度以来,TV面板市场需求反弹,导致显示驱动IC市场整体供应偏紧。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上游8寸晶圆代工产能偏紧,致使显示驱动IC供货缺口达15%~20%,预计到2021年中才会有所缓解。目前wafer涨价都在10%以上,而显示驱动IC涨价就看不同厂商吸收成本的能力而定。
行业周知,显示驱动IC的生产主要集中在8寸晶圆,以0.11-0.16?m制程为主,包含电视,显示器以及笔记本电脑屏幕显示驱动IC。尽管今年上半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TV面板的需求有所减少,但同时在家办公、在线教育的兴起也催生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市场需求,整体上来看,显示驱动IC的需求仍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在供应偏紧的情况下,厂商纷纷调涨产品价格。一位驱动IC厂商人士表示,“目前wafer涨价都在10%以上,公司都是以签订供货保证方式来保证晶圆供应。至于驱动IC涨价就看不同厂商吸收成本的能力而定。”因应晶圆代工产能不足导致驱动IC供应吃紧,联咏总经理王守仁表态称,将会与客户沟通,反映成本调涨价格。
业内人士还表示,“目前显示驱动芯片缺口很大,主要是由于年初疫情原因,导致IC预期低,同时DDIC在制程上转产,转产后良率不够,影响几个月的产出。目前wafer价格大幅度上涨,影响到驱动IC,实际成本上升10%-20%左右。”“当前市场需求持续,而部分IC业者以此提高IC售价,从而提升公司业绩和毛利。未来传导到市场段的涨价幅度就很难控制,现在紧缺类的IC涨价100%也是正常的。”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
目前来看,上游晶圆紧缺,导致显示驱动IC供应偏紧,而其产品价格也应声上涨。对于IC厂商而言,驱动IC量价齐升显然是利好的消息,尤其是对于拥有一定库存的商家而言更是如此,但对于面板厂商而言,驱动IC缺货将成为下半年最主要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大陆液晶面板产能已经居于全球首位,自主核心技术快速增长,全球话语权不断增强。同时,在OLED领域,京东方、TCL华星、维信诺、深天马等企业加速布局,也对三星造成一定冲击。
然而,尽管我国已成为了面板生产、出口大国,但显示驱动IC却严重依赖进口,2019年京东方采购显示驱动IC金额超过60亿元,其中国产芯片占比不到5%。由此可见,我国显示驱动IC国产率偏低,严重依靠进口,上游材料供应被人握住了咽喉。
据外媒报道,在美国的制裁下,三星显示器、LGD两家公司将停止供应华为所有显示屏幕相关部件。据悉此次断供的关键因素与面板本身直接关联不大,而是面板的驱动IC所致,大部分驱动IC使用的是ARM架构,触发了限制。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显示驱动芯片与其他半导体芯片相比,技术含量不高,但短期内也难以找到替代品。”
可见,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日趋激烈,美国方面将会严加控制芯片以及技术的出口,那么对于面板厂商来说,导致成本迅速上涨不说,还可能出现驱动IC供应紧缺的情况,因此加速显示驱动IC国产化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