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海首个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改造的35千伏变电站——蔡伦变电站顺利送电。与传统变电站不同的是,蔡伦变电站拥有一个智慧大脑,那就是数字镜像评价系统。这套系统能够结合前端传感器采集数据,以及历史运维数据开展分析,在线评估站内每台设备的健康状态并滚动更新针对性的检修策略,有效前移设备安全预警防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计划停电。
智能变电站,资料图
据悉,蔡伦变电站的设备上安装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传感器,这些便是数字镜像评价系统的“神经元”。这些传感器通过采集数据,可以对电网运行情况、设备运行状态、外观状态等进行全维度、全天候监测。例如,仅主变和开关柜两类设备,就运用了17种传感器监测技术,覆盖了约90%的设备核心状态量。
数字镜像评价系统运用类脑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实时状态感知数据及海量历史数据,开展设备健康状态在线诊断,主动推送设备异常报警、设备健康体检报告和差异化检修策略,让设备会“说话”,变电站会“思考”。
原先受限于低密度的运维数据,运维人员执行状态检修时只能在基准周期基础上进行较为保守的调整,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经过改造,全时段、高密度、全维度的运维数据采集成为现实,全面提升了对设备状态的把控能力,真正做到了根据不同设备的健康状态个性化定制检修策略。
未来,将这套系统将推广到更多的变电站、开关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状态检修机制。以浦东电网全网约21000台10千伏开关柜为例,经测算,执行差异化检修策略后,每年能够减少开关柜检修1225台次,减少计划停电29400时户。同时,应用这套系统还能为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建立健康档案,描绘设备画像,为客户提供设备购置与健康咨询等多种类型的增值服务,创造新的盈利点。
变电站,资料图
延伸阅读:传感器用于镇江变电站并联电容器故障预警系统中
并联电力电容器是变电站主要电气设备之一,可提高输电线路送电能力,对电网安全运行意义重大。但因环境、工作温度、工作电压等因素影响,电容器损坏事故时有发生,已严重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目前,并联电力电容器检修主要通过定期离线例行试验。但这样无法无法做到事前控制,易造成电容器设备故障范围扩大和停运时间增加等情况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问题,江苏镇江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成员设计出了一种并联电力电容器故障预警系统。其由局放传感器、电压电流互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容器智能装置和系统工作站组成,通过检测电容器故障所激发的局放超声波信号,判断出故障类型、故障强度、故障演化趋势,实现了对电容器故障的自动预警,有效降低了因电力电容器故障引起的电网非计划停电和无功损失,提高了电网运行质量和可靠性。目前,该技术已在该市57座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推广使用,预计每年减少费用约700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