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传感器巨头恩智浦发布最新财报:净利同比增40%!看好中国汽车芯片需求!

2022-11-29
关注
摘要 工业用计算及控制类芯片、模拟类芯片以及传感器的需求总量占比超过60%

 ​有数据佐证,预计到2025年,预计中国工业领域芯片年需求量将接近2000亿元,其中工业用计算及控制类芯片、模拟类芯片以及传感器的需求总量占比超过60%。

在近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恩智浦交出了耀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恩智浦Q3总营收为34.45亿美元,同比增长二成;净利润为7.38亿美元,同比增长四成多。

特别是恩智浦四大业务板块可圈可点,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汽车业务营收18.04亿美元,同比增长24%;工业及物联网业务营收7.13亿美元,同比增长17%;移动设备业务营收4.1亿美元,同比增长19%;通信基础设施及其他业务营收5.18亿美元,同比增长14%。

而中国区在全球营收占比的权重愈发重要,更彰显出恩智浦深耕中国多年的卓越成效。恩智浦大中华区主席李廷伟博士直言,恩智浦通过30多年来在中国的深入布局,拥有端到端的研发体系以及技术支持团队,并持续投资和拓展合作,深刻洞察客户的需求,不断赋能以更好地服务本土客户,助力客户的成功,这是恩智浦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业绩获得良性成长的关键。


1、汽车巨变 寻求与客户共赢

如果说恩智浦是一艘巨轮的话,那汽车业务无疑是其强劲的引擎,其营收占比一直占据全营收的半壁江山。如今新能源汽车气势如虹、软件定义汽车如火如荼,身处产业链上游的恩智浦,如何在变中求胜?

对此李廷伟博士解读说,中国汽车业生态正迎来巨变,过去的车企以合资为主,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众多本土企业不断涌现和崛起,这背后体现的正是整个中国市场和产业的崛起。“软件定义汽车”的浪潮不仅对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发了新的电气化趋势,而且也带来了一场汽车供应链的变革。中国汽车企业正逐渐成为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技术融合创新不断加速的同时,整个汽车产业链和合作模式的底层逻辑也在被重新塑造。

“随着供应链的关系由原先的垂直结构转变成了网状结构,越来越多的车厂采用直接和电池厂或芯片厂商协同合作的方式,使得研发周期逐渐变短,整个链路的响应速度变得更加迅速,将汽车由三五年打造时间缩短至一两年。”李廷伟博士进一步表示,“供应链的重构意味着新需求的涌现和新机会的产生,半导体企业也要应时而变,增强响应速度、增强供应韧性。”

正所谓谋定而后动。面对这些巨变,恩智浦始终秉承一个宗旨。李廷伟博士强调,恩智浦将一如既往地通过领先的技术优势、深厚的行业积淀、全球化的视野和本地化的支持,助力中国车企加速创新,拥抱时代赋予的宝贵机遇,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真正的领军者。

因而,一方面,面对汽车厂商的智能化和差异化需求,恩智浦作为底层的技术架构供应商,不断在产品和技术层面精进,从产品级走向平台级再走向系统级,不断匹配中国客户升级的需求。无论是创新的S32汽车处理器平台,还是4D成像雷达,抑或是电池管理系统等,都在解锁时下的刚性需求。

另一方面,恩智浦通过长期深耕中国市场,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本土研发和测试团队,将持续坚持与本土车厂共同定义需求、开发新产品,做好本地化服务,助力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与上汽零束、地平线、广汽研究院、大陆集团等诸多重头合作伙伴深入战略合作之后,恩智浦与汽车厂商的合作也在向纵深迈进,开启新的篇章。 

日前,恩智浦宣布将与长城汽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并将设立联合创新实验室,聚焦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共同研发和定义。为共同推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大发展,恩智浦还宣布将与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围绕4D成像雷达开展战略合作。此外,为更进一步以系统级解决方案助力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创新突破,恩智浦还宣布将分别与蔚来、小鹏汽车推进电气化领域深度合作。

据介绍,小鹏汽车现有平台上已大规模采用恩智浦电池管理芯片产品,在此基础上,恩智浦最新一代高精度18串ASIL-D电池管理模拟前端IC解决方案将在小鹏汽车实现全球首发,并计划在2023年实现量产。而在与蔚来的合作中,恩智浦将凭借产品的高度集成、高能效以及ASIL-D的安全性优势支持蔚来高端车型的三电系统选型,助力蔚来实现从IGBT到碳化硅的过渡与升级。


2、确保增长 四大板块持续向好

在四大业务齐头并进、为恩智浦的营收增长立下“功劳”的同时,如何确保未来的增长也成为恩智浦下一步的新目标。

李廷伟博士对此乐观说,从数据来看,未来几年在汽车和工业领域依然保持巨大的动能。一方面,中国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进程一直在加速;另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增势强劲,2022年的渗透率超过20%,而十年前这一数字仅为不足1%。而且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下,对芯片的需求量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这将为半导体厂商创造更强劲的需求。

有数据佐证,预计到2025年,预计中国工业领域芯片年需求量将接近2000亿元,其中工业用计算及控制类芯片、模拟类芯片以及传感器的需求总量占比超过60%。在汽车领域,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到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71万辆和456万辆,渗透率已经达到23.4%,同比提高一倍。中汽协还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1299万辆,2021年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38%。

在移动设备应用中,尽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下滑,但李廷伟博士指出,智能手机作为一项生活必需品,随着技术和应用的演化,诸如车机互联、数字钱包等新场景将催生新的技术和商机。如智能手机不仅可当作车钥匙,或汽车娱乐系统总成的开关,还承载着数字钱包的超前演进,NFC、UWB等技术也将逐步加大渗透力度,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这将是未来的增长机会点。

而在移动基础设施领域,全球5G的部署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带来一个高峰,尽管也面临一些有形无形的挑战,但市场的总体趋势是向上的。

“未来市场虽有不同的调整,但整体来说机会仍是巨大的,这些机会不仅将重塑行业,也将为格局带来巨变。”李廷伟博士总结,“当前尽管面临众多不确定性,但核心的芯片厂商与终端客户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也更加深入,将为恩智浦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势能。”


3、共荣共生 持续投资与赋能

随着逆全球化趋势以及经济放缓等,有分析称半导体行业已进入下行周期并面临多重挑战。但穿越了无数周期动荡的恩智浦,仍对未来充满信心,而构筑“信心”堡垒的护法是持续的投资与赋能。

“芯片最关键的是赋能,恩智浦也将自己定位成一个‘中间人’,或者说赋能者。因恩智浦的成功来自于客户的成功,半导体企业需要合作赋能不同的客户,支持大客户走向全球,助力中小客户落地产品。”李廷伟博士提到。

显然赋能是要坚持长期主义,赋能是要知行合一的。而经过数十年的积淀和铺陈,恩智浦在中国已拥有从研发、封测、技术到销售等完整的运营链路:在北京、天津、上海、苏州、重庆、深圳设立了研发中心,支持本地化开发;例如在苏州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而深圳团队也在探索不同的合作模式。此外,借助于恩智浦与众多高校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以及天津建立的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等等,以立体式全方位地构建“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赋能网络。

这是一个双赢的奔赴。“通过创新中心或联合实验室,一方面恩智浦开放众多创新的机会点和参考性设计,激发客户开创垂直领域的应用,传递赋能的价值。另一方面,恩智浦也可深入了解客户的下一代产品定义需求,为下一代芯片开发发挥重要的作用。”李廷伟博士十分看好这一正反馈。

赋能也离不开稳定而持续的投资。李廷伟博士对此强调,恩智浦将在中国深耕发展,兼具广度和深度,专注于服务四大市场。尽管市场在不断变化起伏,但在中国的整体战略是不变的,将持续坚定地加大研发与合作投资力度,持续为中国新兴产业发展赋能。

李廷伟博士最后重申,半导体技术作为产业的基石,既可助力社会的可持续成长,同时能通过技术的演进让人类生活更加便利。恩智浦的愿景是希望为人类创造更安全、更美好的生活。恩智浦期待与产业链上下游共荣共生,共谋发展,共创价值。












  • 新能源汽车
  • 恩智浦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新利18国际娱乐

传感器行业综合服务平台,立志于建设便捷方便的传感器选型器、行业专业媒体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特斯拉儿童车因违反安全规定被召回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