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不仅是基础设施,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数据中心建设具有基础特性明显、投资大、产业带动强、符合智慧城市、民生工程和数字经济发展等特点,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抓手。
在加速推进新基建过程中,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应用方面有哪些亮点?在新的机遇风口,产业格局会有哪些变化?是否会有新的后起之秀?
通信产业报全媒体以“新基建新机遇”为主题,依据市场应用能力、技术能力与创新、发展潜力和社会责任承担和环境友好度四大维度评价体系,评出新基建数据中心TOP20、新基建数据中心十大优秀解决方案等。
新趋势
新基建和5G背景下,数据中心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受云服务商和互联网企业业务需求驱动,数据中心市场保持快速发展;且受益于5G时代的来临,需求将进一步攀升。在区域布局方面,由于一线城市贴近消费者、响应更加及时,头部企业未来三年数据中心采购策略仍聚焦一线城市,云服务商亦将持续布局一线城市及周边。然而,受限于一线城市严格的能效规定和有限的土地和能源供应,尽管受“新基建”政策利好,未来新建数据中心机柜增速仍将低于需求增长,一线城市数据中心将持续供不应求。
在数据中心的发展模式方面,数据中心从过往“零售”较多的租赁模式逐渐向 “定制化”、“批发型”模式转变。过往数据中心销售以建成中心的机柜租赁模式为主,定制化程度低,数据中心运营者能力差异不显著;随云服务商、头部企业加大对数据中心的需求,近年来定制化的共建模式增多,出现由客户主导拿地和工程建设,而数据中心运营者主导设备采买和日常运维的模式,降低了数据中心运营者的初期投资,但同时对专业化的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单个数据中心体量趋于大型,设计更集约,提升能效。传统数据中心机柜数在千级甚至百级规模,PUE介于2.4—2.8,近年来涌现的超大型数据中心机柜数多在近万台或以上,PUE降至1.1—1.6。随着下游客户对数据处理能力要求提升、机柜布局集中化,以及一线城市政府对数据中心能效规定愈发严格(例如,北京市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低于1.4),数据中心运营者正在增加超大数据中心建设,并实现单机柜建设及运营成本节降。
受益于混合云发展,数据中心增值服务需求增加。除带宽、运维等传统数据中心增值服务外,包括网络互联在内的新型增值服务的需求有望增长。数据中心运营者关键能力除传统拿地、建设及运营服务能力外,头部企业丰富的下游客户资源也为增值服务提供巨大潜力。
什么是好的数据中心
在新形势下,评价一个数据中心的标准涵盖:地理位置、数据中心的相关技术和服务能力包括能效指标、网络连接和基础的运维服务以及未来的扩容潜力、生态布局能力。
在选址上,目前会更多的考虑土地成本、电力运营成本、自然冷却情况等一系列因素,实现最低TCO的同时,降低PUE,做到可持续发展。
能效指标作为数据中心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家工信部和各地省政府也都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按照工信部的要求: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PUE值将不得高于1.4;有序推动节能与绿色化改造,力争通过改造既有大型数据中心PUE值不高于1.8。
运维作为整个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长的阶段,超大型和边缘型的数据中心,都对智能化、自动化运维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对一体化的产品和能力做出新的考量。
在生态布局上,应对新的数据中心发展趋势,浪潮今年4月份在IPF云数据中心合作伙伴大会上提出智算中心将成为智慧时代经济社会运行所必须的重要基础设施,智算中心将以融合架构计算系统为平台,以数据为资源,能够以强大算力驱动 AI 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源源不断产生各种智慧计算服务,并通过网络以云服务形式向组织及个人进行供应。通过技术的开放或者产品的开放,让整个PUE有效降低。在开放的同时促进云原生应用的发展,带来的多样化服务,也助力数据中心的降本增效,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繁荣。开放计算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数据中心创新的“新动能”,将加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新一轮变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