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应用现代化:“Hello,Cloud World”

2022-11-09
关注
摘要 软件产业的一次集体大迁移。

1968年,德国小镇Garmisch,在此地举办的一场会议中,“软件工程”作为正式的术语被确定下来。

两位图灵奖获得者Peter Naur和Brian Randell,在会议报告中这样写道:软件的生产有必要建立在某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之上,软件系统可能是人类所创造的最错综复杂的事物,软件工程还很年轻,需要继续探索和尝试。

这句话放到今时今日仍不过时,软件工程依旧是年轻的,每个时代的软件工程都有自己的“当代性”,行业前辈所期待的高阶工具和方法论等,已经是当下程序员学习编程的起点,与此同时,另一重潮流汹涌而来,谓之“应用现代化”。

造就这一潮流的幕后推手,是云计算。

事随云移,应用现代化

最早期的软件高度依赖IBM大型机等硬件而存在,应用场景十分局限,而后高级语言的问世、编译技术的涌现、面向对象的程序结构,甚至软件体系结构从两层向三层或者多层结构转移,软件开发不止完成了通用化,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行业希望找到一种解决方案,既可保证应用软件所要求基础系统架构的可靠性、可伸缩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又可使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和用户只需关注具体业务逻辑实现,而不必关注其底层的技术细节。

同一时期,正是云计算兴起的年代,很难说是软件选择了云计算,还是云计算改变了软件,因为软件的发展往往受到应用和硬件的推动与制约,反之,软件也推动了应用和硬件的发展。

在云计算时代初期,软件和云计算的关系类似于被混在一起的乐高积木,虽然色彩、形状都显得格格不入,但还是拼成了一个整体。

Java之父James Gosling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人们只是继续使用自己早已开发完成的普通应用程序,直接把它们运行在云服务商的设备上。

后来,人们开始编写出专为云环境设计的应用程序。于是,行业中才陆续涌现出云数据库等在传统集中式数据中心内看不到的技术方案。

这是因为,和过去主流的软件研发方式相比,很多客户上云之后没有发生本质变化,过去的云还是以资源的形态给客户提供服务,随着企业用云程度的加深,软件产品从半托管的迁移,到全托管的管理,全生命周期都在云上实现。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华为全联接大会

11月7日举办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在当前阶段,很多企业更多地是利用云的基础设施服务,来获取弹性的计算资源。然而,云已经发展出了新能力,我们认为云服务的下一跳,是从‘上好云’到‘用好云’,即在云上获得业界最新的技术,在云上沉淀和复制经验,从而把企业数字化底座建立在云上。”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数据需要汇聚,经验也需要沉淀,应用更要持续创新,云计算是所有这一切的依托。

其中,用户感知最深、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作为面向用户的窗口,也是数字化转型的具体体现,软件应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云体验”。

应用开发的新范式

IDC FutureScape 2022中国云计算市场预测中,应用现代化位列Top1,到2024年,大多数遗留应用将实现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投资,55%的应用将使用云服务来扩展功能或替换低效代码。

从产业维度观测,应用现代化也成为一种共识,国外厂商如AWS和微软Azure等加码云原生应用,典型如微软Windows和office套件的改造,安装版时代的软件,通过云计算的改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国内市场则呈现出分化特点,企业对于软件的使用和认知,首先是分级的,然后才是升级的。

以互联网产业为例,我国互联网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丝毫不逊色于美国,甚至还有超出,这也让阿里巴巴、腾讯等厂商跑得更快。

互联网行业的软件水平水涨船高,而更多行业的软件水平依旧亦步亦趋,并不是所有行业都是互联网行业,也不是所有行业都具有互联网软件一样的现实条件,传统软件和前沿的severless化,还隔着巨大的天堑,他们需要一条可行的应用现代化通路。

不同的厂商分别从不同的出发点,朝着同一个应用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华为云CEO张平安在华为全联接大会

华为云CEO张平安认为,应用现代化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传统企业应用基于单体架构、面向物理机部署,已无法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需要向云上运行的现代化应用演进。

首先,通过低码、零码的组装式交付,让应用的使用者参与到应用的开发构建中来,实现全民开发,加速业务创新和孵化;

其次,开发模式也要从传统的“瀑布式”开发到云上数智驱动的DevOps和DataDriven,实现应用的上线周期从月级到天级的跨越,让应用开发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

最后,要解决传统单体应用的故障高发、单点安全等问题,需要向微服务/Serverless等服务化架构演进,并采用多活高可用的部署来保障企业业务的韧性,从以前单纯的运行时安全,扩展到开发、运行、软件供应链的全生命周期安全。

云,补全应用现代化拼图

阿维塔E11,是长安汽车推出的首款情感智能电动轿跑SUV,同时它也是一款软件定义的汽车。

长安汽车大数据中心主任任喆表示,依托华为云创新云服务、软件开发生产线和低代码平台,开发了包括汽车管理、生产制造、对外门户、厂区服务、移动办公等场景在内的多个智能应用。

例如低代码平台覆盖了长安汽车排产制造、业务预算、实时运行IOC等多场景,让更多业务人员参与开发,开发者数量提升2倍,同时开发效率至少提升40%以上。

在应用现代化技术创新方面,华为云提供了“组装式交付、数智驱动、DevOps、服务化架构、安全可信、韧性”六大关键技术。华为云本次也更新了其应用现代化的工具组合,带来了DevCloud开发云、华为云Astro低代码平台和多个创新的云服务。

华为云融合多种生产线能力,推出DevCloud开发云,可以支持数据、AI模型和数字内容的协同开发、按需编排,能够让应用开发者、数据工程师、AI科学家们工作在同一平台,共享研发能力和资产。

华为云Astro低代码平台,作为开发云的一部分,覆盖轻应用、可视化大屏、工作流、智能助手、复杂应用等多种开发场景,通过配置图形拖拽等简易的方式,让所有应用使用者也可以成为开发者,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此外,华为云还发布了盘古气象大模型、AI基因平台、GaussDB云原生交易数据库、数字资产区块链、MetaEngine云原生智能渲染引擎等产品和服务。

盘古气象大模型能够秒级预测未来7天全球天气情况,相比传统方式速度提升1000倍、精度提升 20%;在医疗行业,华为云AI for Healthcare通过独有的 AutoGenome 算法,对基因组数据进行自动 AI 建模、分析和解译,加速药物靶点的发现。

GaussDB已经具备关键行业核心应用的替代能力,基于 Gauss 数据库的邮储的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联机交易处理效率提升一倍,批处理效率提升 33%,为全行6亿多个人客户提供日均 20 亿笔的处理能力,在邮储银行9月底的三季度结息中,新系统仅用了23分钟就完成了原来Oracle系统70分钟才能完成的操作。 

值得关注的是,会上华为云联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行业客户,软件提供商,咨询机构等,共同成立了“应用现代化产业联盟”。“应用现代化产业联盟”汇聚了各方力量,来推动应用现代化,帮助企业找到数字化转型的“路”和“桥”。

这不禁让人想起软件发展的路径,很长一段时间内,软件开发工具指的就是代码工具,编辑、调试、编译完全分离,后来才慢慢出现了IDE(集成开发环境),软件工程的相关方链接起来,外延不断扩展,才有了软件行业的朝气蓬勃。

某种程度上,云计算是更大的聚合力量,它不仅是工具的进化,而且是软件组织协同方式的改变,在云的体系化创新下,前置要素和后端维护统统由云来兜底,不同厂商和组织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而兑现软件的价值,兑现云的价值。

通过一切皆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技术即服务、经验即服务),华为云构筑了行业云底座,为企业搭建了数字化三重阶梯,应用现代化是技术即服务的核心环节,本质上是企业上云之后,用云过程中都要完成的必答题。

从“Hello,World”到“Hello,Cloud World”,云时代的软件工程正在塑造自己的当代性,应用现代化,是软件产业的一次集体大迁移。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Honeywell 霍尼韦尔智能工业 在线/便携烟气分析仪专用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

CO 传感器;SO2传感器;NO2 传感器;NO传感器;氧气传感器

微著科技 高性能传感器ASIC解决方案 MEMS传感器

微著科技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给传感器厂商提供定制高性能传感器解决方案的团队,目前已为国内众多院所及知名传感器公司提供了十余个传感器解决方案并已经实现量产。微著传感器ASIC方案的特点:成熟的仪表信号模块IP易于快速搭建;系统方案超低噪声;成熟的24ADC可同时实现模拟数字传感器方案设计;高效率及丰富的方案设计经验。

南方泰科 TGM 压力传感器

TGM是一款SOP8封装的压阻式MEMS压力传感器,其压力传感器芯片封装在 SOP8 塑封壳内。在传感器压力量程内,当用固定电压供电时,传感器产生毫伏输出电压,正比于输入压力。压力传感器芯片为绝压,可提供不同的压力量程的SOP8 压力传感器。

鑫精诚传感器 XJC-T001 压力传感器

◆传感器激光焊接密封,环境适应性较强 ◆球形联接件,始终保持模块的垂直称重状态 ◆支撑螺栓,防止设备倾覆且方便维护 ◆接地装置,保护传感器免受电源浪涌冲击 ◆过载保护装置,保护传感器免受冲击力

Huba Control 富巴 525系列 压力传感器

525系列压力传感器采用集公司20多年研发经验的陶瓷压力传感器芯片技术。该系列压力传感器可选压力范围大,电气连接形式多。最小量程为50mbar。大批量使用具有很好的性价比。

Winsen 炜盛科技 MH-410D 红外CO2气体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

MH-410D红外气体传感器是通用型、智能型、微型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利用非色散红外(NDIR)原理对空气中存在的CO2进行探测,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无氧气依赖性,性能稳定、寿命长。内置温度补偿。该红外传感器是通过将成熟的红外吸收气体检测技术与微型机械加工、精良电路设计紧密结合而制作出的小巧型高性能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暖通制冷与室内空气质量监控、工业过程及安全防护监控、农业及畜牧业生产过程监控。

佰测传感 MS71 传感器

MS71差压传感器

Cubic 四方光电 PM3009BP 室外粉尘传感器

PM3009BP是一款专门针对餐饮油烟监测的油烟传感器,其采用旁流采样方式,自带除水雾装置,结合智能颗粒物识别算法,确保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油烟浓度的变化,同时创新的镜头自清洁技术的应用,能够长效防护传感器油烟污染,大幅度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钛媒体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中芯集成招股书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