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发展,强化源头监管,促进中药材及饮片市场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多地都在加快推动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工作。
在近期,山西省、黑龙江省就分别起草了《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规范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指导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外,山东省还公告了第二批品种产地趁鲜切制加工中药材目录。
对此,业内认为,这主要是各地为了贯彻实施《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采购产地加工(趁鲜切制)中药材有关问题的复函》等文件要求所致。
据了解,为了从源头上管控中药质量,推动中药材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发展,提高中药材产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目前全国多地还在大力推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采购产地加工中药材,以促进产地加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等工作。
产地鲜切药材是指在中药材产地按照传统加工方法将采收的新鲜中药材切制成片、段、块、丝或去皮、去芯等非药用部位的初加工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过程包括按原药材和其他临床用药需求对药材进行分级和其他技术加工处理,为中药材相关企业进行进一步的饮片炮制提供了很大便利,有利于药材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根据相关文献报道,中药材经产地初加工后,其药材质量一般能够达到形体保持完整、含水量适中、色泽优良、味道不变、有效成分损失较少、有香气的药材香气散失较少等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各省都在大力推动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来看,业内认为,标准化、规范化的产地中药材加工方法以及高品质的初加工设备,也将在中药材加工环节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针对中药材采收后的清洗、晒干、切制、趁鲜加工等一系列步骤中的洗涤、干燥、分拣、切制、烘干、筛选等现代机械,在满足中药材初加工的高效生产和保障质量的需求方面,无疑将带来高效“辅助”。
实际上,当前国内市场的初加工设备已能基本满足中药材的加工生产。但值得注意的是,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政策,支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大力推动产地趁鲜加工来看,对中药初加工设备的需求与技术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业内认为,在此背景下,对于相关企业来说,亟待研究新的工艺、新的技术,使得设备达到更高效、更智能化,来进一步提升中药材初加工的效果,助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