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外骨骼产品辅助老年群体外出步行,实现简单的运动训练。(图片由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新华社沈阳10月4日电(记者王莹、洪可润、黄泽晨)张先生今年67岁,家住北京,日前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重阳节礼物——穿戴式外骨骼。
张先生今年突发脑梗,出院后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下肢无力、出行不便,为了提高张先生的生活质量,家人特意购买了这款穿戴式外骨骼送给他。
将看似腿骨的穿戴式外骨骼固定在大腿外侧,在设备助力下,张先生从最基础的勾脚背、抬腿、屈髋开始,到跨步训练、上下楼梯、扶桌蹲起等,逐渐能以正确的姿势行走。
“有了它,走路的时候能节省体力,我还能做一些基础的锻炼。”张先生说,“不仅身体状态好了,人也更加自信了。”
这款下肢外骨骼训练器来自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医疗与服务机器人事业部技术总监包仁人介绍:“在家庭里,穿戴式外骨骼产品在帮助老年人实现生活自理的同时,还能辅助他们完成日常家务。在户外,其可以辅助老年群体外出步行,实现简单的运动训练。”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银发经济持续升温。聚焦老年市场对助行辅具需求的增长,多家中国科技企业不断提高穿戴式外骨骼产品的使用舒适度与安全性。
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包括发展健康促进类康复辅助器具,加快人工智能、脑科学、虚拟现实、可穿戴等新技术在健康促进类康复辅助器具中的集成应用,发展外骨骼康复训练等康复辅助器具。
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上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亮相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接力,为火炬手彭园园“量身定制”的上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帮助她实现了双手操作的梦想。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机器人等技术优势,积极推进医疗、养老服务机器人等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手段助力健康生活。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越来越多的穿戴式外骨骼产品有望走进“银发一族”的日常生活。